李茂見狀,雖心中狐疑,卻認定公子已有對策,遂不急不躁,立于一旁,靜候吩咐。
不多時,果真有一熟悉的聲音傳來:“啊呀,我的荷包破了,你們別撿,別撿,那是我的碎銀子。再撿我就要報官了!“
剎時,府外那些看熱鬧的百姓,頓時被“碎銀子”三字吸引了注意。
“什么?有碎銀子撿?”
“哪里?我去看看!”
“哎哎哎,別擠啊,擠到我老婆子,我讓你賠碎銀子!”
隨著人群躁動,那幫原本圍在杜府門前看熱鬧的百姓便如潮水一般向外涌去,貪念與好奇迅速吞沒了他們方才的義憤與興趣。
杜衡這才回頭看向李茂,李茂立刻會意,帶著幾名小廝準備驅(qū)趕門外乞丐,可卻在剛出門房一步時,又被杜衡低聲叫住。
其實在通稟公子前,李茂早已吩咐人將此事壓下,不得傳至內(nèi)宅。然而先前吵嚷之聲實在太大,終究還是傳到了老夫人的耳中。
老夫人當機立斷,讓身邊的朝霞通知松影,告訴東院的每一個人,不得把此事告知程氏,如有人膽敢傳下一字半句,立即發(fā)賣,不容寬恕。
此時老夫人的堂屋內(nèi),只有容氏,以及剛從門房處回來的杜衡。
見孫兒近前,老夫人直截了當?shù)貑柕溃骸澳阕蛉詹湃チ嗽S府,這謠言怎的今日就起?告訴祖母,昨日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杜衡望著年邁的祖母仍為自己操心,心生愧意,遂撩袍跪地,鄭重道:“孫兒不孝,讓祖母擔(dān)心了。昨日無事發(fā)生,但孫兒已有幾分頭緒,現(xiàn)已派人去查,還請祖母寬心?!?/p>
此事尚無確鑿證據(jù),杜衡不愿將心中猜測輕言于祖母耳邊,只能以冷靜語氣安撫。
容氏見狀,隨即接口道:“母親,您別心急。衡哥兒做事素有分寸,他既說有頭緒,便不會無的放矢?!?/p>
一向沉穩(wěn)如山的老夫人,此刻卻因關(guān)心則亂,追問道:“有頭緒?什么頭緒?究竟是誰要害衡兒?盼得他聲譽盡毀!”
容氏聞言,心頭也沉了幾分。她也有了疑心,只是不知是否與衡哥兒所想一致。
當清云將小乞丐們所唱的詞轉(zhuǎn)述給她時,她的心中便是一緊。
衡哥兒中上屆解元,眾所周知,不足為奇。
可燈會擋刀之事,除府中之人外,無人知曉。況且衡哥兒昨日才隨嫂子前往許府,這樁私事不過一日,便被編入乞丐的打油詩中,也未免太快了些。
心中已有一個名字隱隱浮現(xiàn),可卻又百思不得其解。那人自來京后便一直留在杜府,若真是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她與螢兒一樣孤身而來,身邊無人伺候。可若不是她,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
容氏正思忖,如何在無憑無據(jù)的情形下,委婉道出心中懷疑之時。堂屋外,忽有小丫鬟來報:“鄧表小姐說是來給老太太、公子請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