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中有殺伐意,卻無暴戾氣;
劍中有雷霆勢,卻有慈悲心?!?/p>
此曲專為降妖除魔而作,音波凌厲,如神兵破陣,能震懾邪祟心神。撫琴時需“怒而不傷”,讓弦音帶著浩然正氣,而非私人怨懟;揮劍時需“殺而不嗜”,劍刃只斬邪魔本體,不傷其未泯之靈。曾有千年狐妖作祟,修士彈此曲,琴音未落,狐妖已跪地求饒,愿受封印,不再為惡。
第七章《歸一曲》
“七弦同鳴,如萬流歸海;一劍獨(dú)存,似孤峰立天。
靜時,琴是劍,劍是琴,琴劍本一體;
動時,殺是護(hù),護(hù)是殺,殺護(hù)原一心?!?/p>
此曲是《劍膽琴心譜》的終極琴曲,七弦同時發(fā)聲,音波卻不雜亂,反而融合成一道無形“道音”,蘊(yùn)含“劍膽琴心歸一”之理。撫琴時需“心無琴劍”,不知是在彈琴還是在揮劍;揮劍時需“意無殺護(hù)”,不知是在護(hù)法還是在斬魔。此曲彈出,天地間劍膽與琴心的界限消失,勇與靜完全交融,是為“大道至簡”。
末章·琴劍遺訓(xùn)
聽松坪最深處的石壁上,刻有琴劍長老的手書遺訓(xùn),筆跡如劍劃琴弦,剛?cè)嵯酀?jì):
“吾創(chuàng)此譜,非教汝等以琴飾劍,以劍耀琴,實(shí)因見太多劍修死于‘剛不可久’。
劍膽之勇,非匹夫之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守道之勇;
琴心之靜,非懦弱之靜,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定慧之靜。
勇而無靜,如劍無鞘,終會自傷;
靜而無勇,如琴無弦,空有其形。
故練此譜者,需記:
琴音不是用來聽的,是用來養(yǎng)心的;
劍招不是用來炫的,是用來護(hù)道的。
何時能做到‘劍出時,琴心未亂;琴停時,劍膽?yīng)q存’,
便算懂了‘劍膽琴心’四字真意?!?/p>
萬年來,蜀山修士憑此譜,既出了“劍出驚天地”的勇烈之輩,也出了“琴音定乾坤”的智慧之人。他們深知,劍膽與琴心,從來不是對立的兩面,而是同一顆道心的兩種顯現(xiàn)——就像七弦琴,剛弦與柔弦缺一不可,方能彈出震古爍今的大道之音;就像手中劍,劈砍與撩抹相輔相成,方能護(hù)得蒼生安寧。
這,便是《劍膽琴心譜》留給世間的啟示:真正的強(qiáng)大,從來不是一味的剛猛,而是能在雷霆萬鈞中保持一分清明,在靜水流深中藏著一份堅(jiān)韌,動靜相濟(jì),方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