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佛門古剎,莊嚴(yán)之地。
&esp;&esp;我本無意叫此間顏面掃地,但你等非要湊上前來,欲要遮瞞下某些事情——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皆是你等咎由自取?!碧K午搖了搖頭,他旋而與興善寺外等候的丹加等人傳遞消息,令他們前去抓捕破落院舍內(nèi)的那些人牙子,接著看向神色驚懼的金剛智,搖了搖頭,又將先前的話重復(fù)了一遍,“出家人不打誑語,金剛智,你戒律已破,永生永世不能成佛?!?/p>
&esp;&esp;金剛智神色更加駭恐,他聽到這幾句話,心中生出無限的恐懼,仿似有真佛臨于身前,向他宣布了他已被欽定的未來!
&esp;&esp;他喃喃低語,試圖抗辯:“弟子不知內(nèi)情,不算打誑語,不算打誑語……”
&esp;&esp;蘇午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真不知內(nèi)情么?”
&esp;&esp;轟隆!
&esp;&esp;一言落!
&esp;&esp;似有巨靈揮動大斧,一斧頭劈在了金剛智的性靈之上,他臉色煞白,一瞬間生出一種自己好似被扒光了,曝曬在青天白日之下的感覺!
&esp;&esp;他心神劇震,鮮血從眼耳口鼻之中流淌而下。
&esp;&esp;那如來藏的性意修行,直接消散而去!
&esp;&esp;蘇午將擋在身前的金剛智和尚推開,邁步走出了禪房,禪房外,斜側(cè)里的后院正門處,一群僧侶氣勢洶洶而來。
&esp;&esp;那些僧侶身上的福田法衣在太陽下反映出耀眼的金光——這些僧侶必然地位極高,不是長安諸大寺各院首座,就直接是諸大寺的方丈、住持!
&esp;&esp;而蘇午目光落在為首腦袋微大的老僧身上。
&esp;&esp;他識得這個和尚,正是如今北禪宗首寺‘嵩山寺’的住持‘法智’。此僧如今亦是長安釋門領(lǐng)頭人,乃是佛道相爭之局面中,代表佛門的一面旗幟。
&esp;&esp;法智與蘇午相視。
&esp;&esp;他雙手合十,高宣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施主而今在佛門清凈之地中興風(fēng)作浪,全因不空和尚修持惡法之事?”
&esp;&esp;蘇午看著法智和尚,并未出聲。
&esp;&esp;從前之所以會有神秀僧死而復(fù)生之傳言,便因法智和尚在嵩山深山之中修行,一夕之間成就‘第十二地修所成地’,乃稱在山中親見神秀顯真,傳其無上妙法,為其講說無上妙義,其因而能一夕突破關(guān)檻,自第九地一躍升至第十二地。
&esp;&esp;如今神秀又真?zhèn)€在世間顯真了。
&esp;&esp;法智與神秀之間或許有所勾連。
&esp;&esp;也或許……法智在嵩山深處亦未見得神秀之影蹤,其出山之后種種宣稱,不過是‘誑語’罷了。
&esp;&esp;其之所以能一夕成就修所成地,其實(shí)另有根源。
&esp;&esp;或許與那‘彌勒內(nèi)院’有關(guān)也說不定,一如不空和尚大雁塔之行后,授得了‘密乘一字佛頂大法’。
&esp;&esp;但神秀與‘彌勒內(nèi)院’有無關(guān)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