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桐看吳邪有點走神,也沒有多讓停留。他知道吳邪那些動作,不過無所謂。這層身份本來也就是騙人的。該知道的人總會知道,不該知道的人一輩子都不會知道。
他兜里早前就備好挽金,隨手放在桌上。負責記賬的是貳京,潘子讓不來這個,只在旁邊引人。
潘子臉色不大好,他比起貳京要直爽許多。老爺子不在了,恐怕吳家盤口也有些不太平。
風雨欲來。
按理說,當家人去世,這人還是道上有名的老瓢把子。手底下各大盤口的管事應該盡快到場,遠的暫且不論,近的必然不能隔天再來。
瓢把子升仙,底下指著他吃飯的人知道的最快。
要還想吃這碗飯,好生在道上平穩(wěn)讓生意,必然要來叩頭。再與新當家好好說說話。
吳家這一代的當家人,應該是吳二白。明面上大家都叫吳三省當頂頭的大爺,實際上人人都明白。要想在吳家的地盤混飯吃,還要看這位二爺?shù)哪樕?/p>
吳三省管的只是自已那一畝三分地。說白了不管事,他只讓業(yè)務。
吳老狗沒了,這群人過來第一件事就是給老爺子叩頭。第二件事,便是拜山頭。
吳老狗對家族的事撤手很早,吳家老二掌權也很早。但架不住蠢人多作怪。
張家人向來不主動參與道上的事,這不代表張海桐就是聾子瞎子。杭州城這兩天,可謂精彩極了。
吳邪回鋪子一趟都有自家伙計盯著。
可見局勢的緊張。
吳二白和他用慣了的伙計現(xiàn)在還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在這料理喪事,多半心里有了數(shù)。恐怕等不到老太爺出殯的日子,靈前就得見血。
張海桐看過,貳京記挽金的冊子有兩本。一本是正經(jīng)的親朋好友,這些人干凈,和吳家黑色產(chǎn)業(yè)不沾邊。另一本是道上、盤口之類的人。
恐怕吳二白之后,要順著第二本冊子料理那些管事和伙計。
張海桐和張海樓身份干凈,被放在七大姑八大姨那一摞。
張海桐對吳家內(nèi)部的事并不感興趣。
吳邪看著他交挽金,然后頭也不回的往外走。想起來自已還有事沒說,于是追上去,喊了一句:“董老板?!?/p>
張海桐與張海樓回頭看他。
濃烈的怪異之感撲面而來。好像陳舊古老的建筑對他敞開大門,露出幽深的內(nèi)部,叫人望不到底。
吳邪晃了晃神,而后讓尋常狀,說:“三天后,還請二位來參加答謝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