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引出了的地方就是轉換量這里了。
戰(zhàn)時需要保證80以上的覆蓋面積,平時則是10不到的覆蓋面積……干脆搞一個能夠伸縮的熱電轉換外衣好了。
于是一款傘形可伸縮的內置外衣就這樣水靈靈地被設立了出來,太空堡壘可以根據實際對電能的需求來控制產電的功率實現(xiàn)需要多少發(fā)多少的靈活調度。
電能產出的問題解決了,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恒星釋放的多余能量要如何處理?
在這套方案中多余能量將直接被磁場引導進太空堡壘的推進系統(tǒng)用來支撐太空堡壘日常航行,這樣做的能量利用率雖說有些低下,可是卻能完美解決恒星活動釋放能量過剩的問題。
理論方案就這樣在你言我一語中漸漸被完善,當反復推演都找不出漏洞之后,這套方案正式被用在了恒星能源開發(fā)項目上。
項目被提報給帝國皇帝之后,唐錦為這個項目命名為太初。
項目被通過之后,武器研發(fā)中心地工作陡然繁忙了起來,一方面是8000塊符文板要在最苛刻的標準下被生產出來,另一方面用于環(huán)繞恒星的熱電轉換板也需要同步進行設計生產。
因為是伸縮設計,在低功率需求下傘形外衣需要縮減到一個極小的面積發(fā)電,這就要縮回的符文板都要集中在一個隔熱環(huán)境下堆疊存放。
假如符文板的厚度太厚,數(shù)億塊符文板堆疊后的厚度將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數(shù)字,初步計算這個厚度將達到近百公里是十幾倍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這不僅僅是厚度的問題,如此厚度下的堆疊體積也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shù)字,這么一個體積下隔熱就成了非常大的問題。
不能有效隔熱,通過堆疊收縮的方式調節(jié)發(fā)電功率也就成了笑話,所以武器研發(fā)中心需要盡可能的做薄符文板縮減體積。
這是太初項目立項后所經歷的第一個難題,項目組用了近半年的時間才成功打造出厚度僅有10微米的符文板基材。
比紙還要薄的基材是由秘銀和金精的合金打造,既有金精卓越的延展性,又有秘銀的導電率,關鍵是它倆的合金耐熱性能大幅提升,即使是在6000度的高溫中依然可以保持不發(fā)生形變。
如此薄的基材具有了相當?shù)耐腹庑?,在武器研發(fā)中心的模擬實驗中包裹了光源的基材自身也變成了一個光球,只是因為金屬原子對于光線的阻隔能力,光線透過基材后亮度會出現(xiàn)大幅下滑。也只有恒星的亮度透過基材才能穿過足夠日常照明亮度的光線。
經過計算使用這種基材能夠將厚度降低到喜人的9米,完全能夠滿足傘形伸縮外衣的設計需求。
只是這給符文的鑲嵌工作帶來的極高的難度,最開始的時候武器研發(fā)中心一度無法在這么薄的基材上鑲嵌符文。
經過上百次的嘗試依然無法鑲嵌符文后,公玉永言都打算放棄使用這么薄的基材準備適當加一些厚度方便鑲嵌了,畢竟按照李天然所提供的隔熱材料性能,基材的厚度控制在百米之內都是可行的,適當增加一點厚度完全在可控范圍之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項目工作人員向公玉永言提議在民間找那些傳承了古老技藝的手藝人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