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面對婉儀的詢問,自然不能告訴她,因?yàn)樗赣H做夢都想回京城,皇城腳下大大小小的事兒,她可是從小就聽母親講了一遍又一遍。
她故意賣關(guān)子,道:“也是我說漏了嘴,如今告訴你也無妨,只是不能同你母親說喲!”
婉儀原本只是驚訝瑾娘為何熟知京城,沒曾想竟問出了秘密,立馬來了興致,信誓旦旦道:“當(dāng)然不說,我要是說了,就,就讓我嘴上長顆釘,”
話說到一半,卻被蘇螢捂了嘴,蘇螢原不想多摻和,只是不愿婉儀這樣隨意起誓,忍不住說了她:“好端端的發(fā)什么誓,瑾娘姐姐只是讓你別說,又不是不信你?!?/p>
然而蘇螢這一句話卻惹得瑾娘心中不悅,心道,婉儀同我都沒覺得怎樣,你這么一動靜,反倒顯得我這個做姐姐的耍弄妹妹了。
“螢兒妹妹這話,我倒有些聽不明白了。婉儀是跟我打趣,你這般當(dāng)真,可是覺得我這姐姐不夠穩(wěn)重,拿話哄她?”
蘇螢只是覺得婉儀天真爛漫慣了,旁人說什么她便信什么,她只是不愿婉儀把瑾娘的玩笑話看得太重。況且,她攔阻婉儀時,已經(jīng)放緩了口氣,并無一點(diǎn)指責(zé)瑾娘之意。
沒曾想,瑾娘還是往心里去了。
她并不想同瑾娘多做爭執(zhí),既然知曉杜衡為了此次出游花了一番心思,她自是不愿白費(fèi)他的心意,令眾人敗興而歸,遂有意化解道:“姐姐有所不知,婉儀妹妹時常起誓,妹妹只是怕她嘴上的釘太多,吃不成表兄特意準(zhǔn)備的美味糕點(diǎn)了!”
說著便咯吱婉儀,逗得婉儀同她笑作一團(tuán)。如此,瑾娘便不好再發(fā)作,遂收了那原本要張開的利爪,也跟著捂嘴笑了起來。
只是沒人注意,此刻,她望著蘇螢的眼底藏著一股記恨之意。
上元節(jié)真是熱鬧,車馬行至燈會外圍,便已感覺人潮洶涌。杜衡翻身下馬,安排李茂同清云看好車馬,其余人則與他一齊護(hù)著三位姑娘,進(jìn)了燈會。
蘇螢也曾聽外祖父母提起過京城的上元燈會。若說南北兩地?zé)魰牟煌帲共辉诓聼糁i、賞花燈,而在于那形形色色的手藝人和各式雜耍。還有一特別之處值得一提的便是,北方的燈會上常有擅長繪景的畫師,他們游走其間,專挑熱鬧場景描畫,技藝極高。
她正四下張望,果見前方一角有畫師伏在畫架前,埋頭勾勒人影燈火。再走幾步,便是一個捏面人的攤位,引得她駐足。
南方見得最多的便是畫糖人。手藝人坐在一張?zhí)刂频哪咀狼?,桌子一邊裝著轉(zhuǎn)針,針面畫了一圈各式各樣的糖畫。只要給一個銅板,便可轉(zhuǎn)動長針,轉(zhuǎn)到哪個,手藝人便用熱化了的麥芽糖液,在桌子另一邊的鐵板上畫出相應(yīng)圖案,再將竹簽粘在糖上。熱糖遇到鐵板,立時冷卻凝固,便可拿著粘著竹簽的糖畫邊走邊吃。
蘇螢記得,那轉(zhuǎn)針圖案中,最大的是一條龍,從龍頭至龍尾有孩童半臂那么長,人人都想轉(zhuǎn)到,卻從未見有人中過。記得還是袁頌告訴她,說那轉(zhuǎn)針底下藏著磁石,再怎么轉(zhuǎn)也轉(zhuǎn)不到那條大龍。
記得那一年燈會,也不知怎的就遇上了袁頌,他的雙眼亮晶晶地看向蘇螢,躍躍欲試道:“螢兒,可想嘗嘗那大龍是何滋味?”
蘇螢自然點(diǎn)頭。
只見袁頌從懷里掏出一個像頂針的物件套在手指上,然后拉著她走近糖畫攤。袁少爺出手向來闊綽,他給了手藝人一個銀疙瘩,便用戴著“頂針”的手轉(zhuǎn)動長針,果真轉(zhuǎn)到了長龍,而且還連續(xù)轉(zhuǎn)了兩個。他們兩人喜滋滋地拿到比臉還大的糖畫,在眾孩童艷羨的目光中一口咬下了大龍的頭。
走遠(yuǎn)之后,蘇螢好奇問他,才知那“頂針”里也藏著磁石。
“袁頌,我聽外祖母說,要是人人都轉(zhuǎn)得到這龍,那賣糖畫的可是要虧本,吃不了飯的。他是為了討生活,才不得已耍詐,可我們卻不能這樣,明知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