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弩箭即將射出的瞬間,刀疤臉帶著守衛(wèi)趕到:“住手!京兆府辦案!”
黑衣人見狀不妙,轉身想逃,卻被蕭琰攔住去路。他揮刀劈開迎面而來的弩箭,刀鋒劃過黑衣人的咽喉。鮮血濺在他臉上,眼中卻沒有絲毫動搖。
激戰(zhàn)中,蕭琰注意到為首的黑衣人袖口繡著銀線
——
那是兵部尚書親信的標記。
三日后的早朝,氣氛格外凝重。蕭琰捧著賬冊跪在金鑾殿上,殿內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陛下,這是張侍郎與兵部尚書倒賣鹽引的證據(jù),涉及官員共計三十七人?!?/p>
兵部尚書李嵩出列,面不改色地叩首:“陛下明鑒,此乃蕭琰偽造證據(jù),意圖構陷老臣!”
“偽造?”
蕭琰舉起那枚染血的玉佩,“張府地窖發(fā)現(xiàn)的賬冊與玉佩相互印證,碼頭捕獲的劉掌柜已招認,五年間共為二位大人轉運私鹽十二次,獲利五十萬兩白銀?!?/p>
李嵩冷笑:“蕭司錄未免太天真,單憑這些就想定老臣的罪?”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通傳聲:“啟稟陛下,張老夫人求見?!?/p>
眾人皆驚。張老夫人被扶上殿時,手中捧著個錦盒。她跪在地上,打開錦盒
——
里面是半枚虎符。
“這是先夫留下的兵符,”
老夫人聲音顫抖,“老身也是昨日才發(fā)現(xiàn),張謙竟用它調動京畿衛(wèi),意圖銷毀罪證?!?/p>
李嵩臉色驟變:“你胡說!”
“老身有證據(jù)?!?/p>
老夫人呈上一封密信,“這是張謙與您的往來書信,上面有您的私印?!?/p>
(請)
身陷囹圄怒出手(中)
皇帝接過密信,臉色越來越沉。蕭琰趁機說道:“陛下,京畿衛(wèi)統(tǒng)領王奎與李尚書交往甚密,昨夜已帶著親兵逃出城去。”
“傳朕旨意!”
皇帝猛地拍案,“捉拿王奎,徹查兵部!”
禁軍魚貫而入,將李嵩按住。他掙扎著嘶吼:“蕭琰!你給我等著!”
蕭琰望著他被拖下去的背影,忽然想起獄中那個寒冷的夜晚。刀疤臉曾對他說:“這世道就像這大牢,總有光照不到的角落,但只要有人肯舉著火把,就不怕走不出去?!?/p>
退朝后,皇帝在御書房召見蕭琰。明黃色的帳幔低垂,香爐里飄出淡淡的龍涎香。
“你想要什么賞賜?”
蕭琰叩首:“臣只求陛下徹查所有冤獄,還長安城一片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