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枕木上的浪子
一三年,六月的雪城,烈日炎炎。
祁嘉穿著大背心、花褲衩,雙手插兜下了火車,叼著根煙,沿著線路向雪城工務(wù)段古塔工區(qū)走去。
看著遠處的工區(qū),祁嘉感慨萬千。
雖說是屎窩挪進了尿窩子,怎么都是臭,但好在調(diào)到這個地方后,下班能回家了,人要知道滿足,是不?
可父輩流傳幾十年的話,“遠看撿破爛的,近看要飯的,仔細一看,原來是工務(wù)段的!”如同一把尖刀一樣,不停刺痛著祁嘉的心。
他是個退伍兵,剛分工作兩個星期。
當時,鐵路的退伍兵是分工作的。
這種情況當時叫“系統(tǒng)管理單位職工子女專項安置”政策,不僅僅是鐵路,石油、電力等等承擔國家經(jīng)濟命脈的大國企都有這個政策。
因為自己父親就是工務(wù)段的工人,在部隊待了兩年之后,回來鐵路就接收了他,派去鶴城的鐵路工程學校就讀了一年,然后分到了工務(wù)段。
現(xiàn)在想想,真應(yīng)該感謝黨和國家。
他初二就輟學了,在社會上瞎混,雖說沒造成什么影響,但也是沒有文化。
那時候,他總有一種可笑的優(yōu)越感,學生花錢上學,畢業(yè)了不一定能就業(yè),因為這個政策,退伍兵開著工資上學,并且,單位早就接收完了。
當時,祁嘉的志愿是機務(wù)段,想當一名火車司機,第二志愿是車務(wù)段,能穿上制服干干凈凈的,開多開少無所謂。
可天就不遂人愿,他分到了工務(wù)段。
雖說那也是國家編制內(nèi)的工人,但兒時的印象太過深刻,父親背著洋鎬,穿得破破爛爛,騎著三手的小摩托,每天一早,轟隆隆地趕往荒郊野嶺……
那一刻,祁嘉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許三多的無奈,可能西裝革履,干干凈凈這輩子都與我無緣了。
可又能怎么辦?
古塔車間主任辦公室內(nèi),徐主任笑著說:“祁嘉是吧,坐,放松放松,我跟講幾句話?!?/p>
祁嘉本以為是歡迎,結(jié)果是下馬威。
徐主任告知不能打架,否則,兩個人都要待崗。
這個待崗不是下崗,就是你犯了大錯,回家待幾個月,這個期間除了五險兩金給你交著,只拿幾百塊錢的工資。
徐主任的談話中,連帶著還有大餅加威脅,干好了,可以提班長,花多少錢先不提。但干不好,肯定會送到鉤子工區(qū)。
鉤子那個地方,祁嘉相當熟悉了!
因為兩個星期前剛分配到那里,鉤子村的條件十分艱苦,就鐵路公區(qū)外3k有一個小賣店,啤酒還都是臨期的,喝著一股馬尿味。
那兩個星期,他就背著個噴藥桶,去老鄉(xiāng)家里或者河邊打水,對上除草藥,每天沿著鉤子工區(qū)管轄的十幾公里在路肩除草。
要說真正的工務(wù)段的活,祁嘉還一點沒接觸過,瞎溜達兩個星期,挺好個小伙曬得黢黑不說,連家都沒回過。
主任點燃顆煙,用力吸了一口:“能調(diào)回來不錯,這里你下班能回家,而且,古塔工區(qū)守著車間,汽油多,一般都用機具作業(yè),干活要省力不少?!?/p>
祁嘉心里明鏡的,廢話真多!
那叫五千塊錢,祁嘉父親給主任送五千塊錢,才給他調(diào)回來的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