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一旁拿出一個冊子,打開遞給皇帝,上面記錄著幾個妙齡適婚的閨秀情況。
皇帝看著,都是家世不錯的,但都不會壓到宋云珠這個侯府嫡女出身的正妃頭上。
皇后道:“這些,都是臣妾打聽過,不僅家世性情模樣不錯,且都是好生養(yǎng)的身段,正好早日給德兒誕下子嗣,陛下與臣妾,也好早日抱上孫子?!?/p>
皇帝道:“不錯,好生養(yǎng)才最關(guān)鍵,既然皇后都選好這些人了,一個太少了,就從這里選,一起賜兩個側(cè)妃吧。”
他點了其中兩個家世最好的,對韓應(yīng)德也是兩個不小的助力。
柳皇后見狀,笑的歡喜:“多謝陛下?!?/p>
皇帝撫了撫皇后的手,“你我夫妻,何況是為兒子選側(cè)妃,說什么謝?!?/p>
皇后點頭,又想起什么道:“那陛下,如今周家女是不能賜給應(yīng)讓了,可陛下既然要賜給德兒兩個側(cè)妃,那應(yīng)讓那邊就一個陸家姑娘也少了些,怕是會讓人以為陛下偏心,可要再選一個?”
皇帝眸色暗沉,尋思片刻點了點頭。
最合適的自然是周毓寧,但不代表沒有別的合適的人了。
反正只要能讓東陵王府不安穩(wěn),妻妾不和內(nèi)斗不休,順勢讓那些支持韓應(yīng)讓的人對韓應(yīng)讓不滿,那就是合適的人選,這樣的人選,多的是。
他得再想想。
見皇帝認真思索,柳皇后嘴角微勾,沒有再加以提議和引導(dǎo)。
反正皇帝選的人,不會讓她失望,她就不摻和了。
真是期待,皇帝會想出誰來替補周家女呢?
。
許頌和周毓寧還真能玩到一起。
景明侯回來后,距離午宴還有一陣子,他們要談事情,許頌和周毓寧被支走了,沈婥其實可以參與談事情,但是沒興趣,便也跟著走了。
于是乎,就看到了許頌和周毓寧臭味相投相見恨晚的湊在一起,許頌一個勁兒的問周毓寧外面的事情,周毓寧滔滔不絕的說。
許頌沒怎么出過遠門,對外面一直好奇,而周毓寧,恰好是在外邊長大的,倆人算是一拍即合了。
沈婥也在一旁聽得認真。
她記憶中,自己也沒出去過。
許頌這些年雖然沒去過遠的地方,但還出過京城,隨長寧長公主附近的一些城池。
可她記憶中去過最遠的地方,只有普陀寺。
沒有記憶的,倒是出過一次遠門,是很小的時候,隨父母回外祖家,但那時候她才三歲多,不怎么記得了,所以不算。
她本來對外面的世道不是多好奇的,忙于求存的人,是沒有太多遐想的,但如今聽了周毓寧說起外面的世道,竟也心生想象了。
她什么時候,也能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看看周毓寧口中那些山水景色,風(fēng)土人情,那些恍若仙境的云霧飄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