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強(qiáng)行扶正皇長孫,陛下將同時觸怒皇室親族和武勛集團(tuán)。"
"若屆時藩王反抗,皇長孫拿什么去對抗那些握有兵權(quán)、歷經(jīng)沙場磨礪的藩王?"
此時,朝堂上一片寂靜。
那些起初認(rèn)為陳寒是狂徒的人,此刻不知為何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朱允炆此刻憤怒得全身顫抖,咬緊牙關(guān),恨不得立刻撲上去,將陳寒撕碎。
相比之下,朱元璋卻陷入了深思。
陳寒的三條論點(diǎn)都有其道理。
朱允炆自幼生活在宮廷之中,周圍盡是文人墨客,他的世界只有詩書禮儀。
與他父親朱標(biāo)那種果斷的才能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然而,朱元璋聽完后,卻大發(fā)雷霆。
他并非不清楚其中的復(fù)雜因素。
但他執(zhí)意要扶持朱允炆。
必須如此!
為何?
因為朱允炆是朱標(biāo)的兒子,更是自己冊封的太子妃呂氏所生。
他不愿讓朱家的帝王受制于軍事勢力。
朱允炆的母親家族毫無根基,正是他所需要的。
于是他怒吼:“小小的御史,倚仗皇恩,胡言亂語,你知道什么!”
“你以為朕不敢殺你?”
“來人??!”
門外的侍衛(wèi)早就對陳寒心生不滿,一擁而上,準(zhǔn)備將他帶走!
陳寒淡然一笑:“微臣一心為國,毫無私心。陛下若不聽微臣直言,微臣甘愿赴死,無所畏懼?!?/p>
“只怕陛下若忽視忠臣之言,不久后,微臣的亡魂將在應(yīng)天府城門之上,目睹無數(shù)叛軍淹沒這座輝煌的都城!”
朱元璋被陳寒這番話氣得幾乎吐血。
他咬牙切齒,幾乎要跺腳痛斥。
幾乎要暴露出他多年來隱藏的粗獷本性:“拖下去!打入死牢,日后再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