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你說殿下不堪大任,實乃荒謬之論。皇長孫殿下以仁德和孝順聞名遐邇。"
"他飽讀詩書,通曉古今,天賦異稟,你竟敢質(zhì)疑他的能力,難道你這個小小的御史就能評定殿下的才智?"
"你們這些卑微之人,不過是借此機會夸夸其談,圖謀虛名罷了。"
"你仗著陛下英明,不敢輕易懲處諫官,所以才如此肆無忌憚。"
朱允炆站在一旁,聽陳寒暗諷黃子澄和齊泰,同時也嘲諷自己無能,臉色漲得通紅。
他剛剛恭敬下跪,只是認(rèn)為這不正是儒家的禮節(jié)嗎?
我這么做有何錯?
陳寒,你分明是在誹謗我!
可恨!
總有一天,我要你付出代價!
陳寒的話語在奉天門前回響。
"兩個迂腐的書生,閉上你們的嘴!這里沒你們插嘴的地方!"陳寒怒吼。
這呵斥聲如九天驚雷,讓齊黃二人立刻噤聲。
隨后,陳寒轉(zhuǎn)向朱元璋:"陛下,皇長孫無法勝任,理由有三。"
"其一,毫無威儀!"
"普通百姓都明白男子膝下有黃金,而皇長孫殿下當(dāng)眾哭泣下跪,嚴(yán)重失態(tài),損害了君主的尊嚴(yán)!"
朱元璋聞言豁然開朗,之前他就有這樣的感覺。
現(xiàn)在經(jīng)陳寒一提,他明白了為何會對孫子感到失望,原因就在于此。
帝王豈能輕易屈膝,更別提帶著淚水。
朱允炆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耳光,臉色變得蒼白。
"其二,才干平平!"
"皇長孫生長于深宮,受婦人教養(yǎng),沉溺于腐儒的教條,滿腦子都是經(jīng)史典籍和孔孟之道,僅憑這些如何治理國家?"
齊黃二人再次受到指責(zé),險些吐血。
文官們也個個憤慨不已。
"其三,出身成疑!"
"皇長孫雖為嫡孫,但名不符實。生母呂氏是陛下強行扶正,原太子妃常氏并非因廢黜而病逝,還有遺腹子允熥,因此皇長孫允炆的嫡子身份并不正當(dāng)!"
"冊立為皇太孫,皇后之子秦、晉二王心有不滿;皇長孫的母族又無任何倚仗,武勛集團(tuán)領(lǐng)袖藍(lán)玉是開平王的妻弟,也是允熥的外公,他們怎會歸順?到時候只會尾大不掉。"
"我認(rèn)為,陛下冊立秦晉二王或皇孫允熥更為合適。"
"若強行扶正皇長孫,陛下將同時觸怒皇室親族和武勛集團(t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