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聶芊芊張羅大家伙吃飯,早飯是由廣聚軒的廚子做的很是可口,不用劉燕自己生火做飯,倒是她從未體驗(yàn)過的。
吃完飯聶芊芊找到顧霄,請他寫一個告示,言明廣聚軒即將重裝,年后便要以全新面貌開門迎客。
昨晚她便已經(jīng)和剩下的店小二說了此事,也說清楚,若是因廣聚軒要閉店,想離開廣聚軒去別處上工的都可以去,若是能等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重開后上月,她會發(fā)下雙倍的月錢。
顧霄展開宣紙,飽蘸濃墨,筆鋒游走如龍蛇,不多時,一張告示便躍然紙上,鐵畫銀鉤,力透紙背,既有灑脫之態(tài),又不失沉穩(wěn)韻味。
聶芊芊接過告示,吩咐人將其張貼于店門口。
果不其然,告示一經(jīng)貼出,便引得過往路人紛紛駐足
百姓們或許并不都懂得書法,可是好的字人人都會欣賞,這樣的一幅字誰看了都會忍不住停留多看幾眼。
“兄弟,這上面寫的什么呀?”
“寫的是廣聚軒要重裝閉店的事情,年后才會重新開門迎”
“廣聚軒竟要重裝。”
“我聽說是換了新東家?!?/p>
“話說,這字究竟是誰寫的啊,怎的寫的如此好,當(dāng)真讓人拍案叫絕?!?/p>
有書院的書生,甚至拿著紙墨過來,想要臨摹下這個字,回去當(dāng)做字帖。
很快,這個消息就像是插上了翅膀,很快傳遍了整個福林縣,一時間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聶芊芊回來,將劉燕和劉熊一起叫過來,要對劉家小館進(jìn)行最后一次分賬。
聶芊芊:“娘,你來說吧?!?/p>
劉燕將自己的記賬本打開,經(jīng)過這段時間,她早已和顧霄學(xué)會基礎(chǔ)的數(shù)字和數(shù)算,“小館共開業(yè)將近3個月的時間,共盈利是67兩銀子,哥占四成,便是三十四兩八錢銀子,前面已分過兩次賬目了,這是最后的12倆銀子,你收好?!?/p>
劉熊將錢收好,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他從無到有,賺到了將近三十五兩銀子,趕上原來幾年的工錢。
他收下銀錢,心中對廣聚軒的將來更是期待,搓著雙手,渾身像是透著一股按捺不住的勁兒,迫不及待的問道:
“芊芊,快和我說說,今日咱們需要做些啥?”
劉燕把剩下的錢收好,她起初想開個小館是為了能為家里多賺一份銀錢,為了給顧霄還清醫(yī)藥費(fèi),原以為會需要很久,沒成想,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做到了。
她聽了劉熊的話,也在一旁點(diǎn)頭,等著聶芊芊回答。
聶芊芊瞧著二人,眼中滿是笑意,她先是從袖籠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疊銀錢,遞到劉燕手中,說道:
“娘,今兒不需要你做什么店里的事情,只需要你拿上這些銀錢,帶著舅舅,在接下來的三天里,把清河縣以及周邊臨縣所有數(shù)得上號的酒樓都去吃上一遍?!?/p>
劉熊和劉燕都是一愣,劉燕率先反應(yīng)了過來,
“是為了市場調(diào)研?”
聶芊芊笑了笑,“沒錯!每到一處,得仔仔細(xì)細(xì)地瞧,菜品特色如何,對食材的選取有什么講究,店內(nèi)的布局風(fēng)格又是怎樣的?!?/p>
“還有,留意他們接待客人的過程,哪里做的好的可借鑒的都可以記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