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的村民們聽明白了,眾人表情各異,多數(shù)是有些幸災(zāi)樂禍的,心想不知這聶家人臉疼不疼。一直嫌棄顧霄是個殘疾,一口飽飯都不給吃,人前人后的罵他是個廢物,原來是個讀書的好苗子。
這樣的好苗子聶家人還一個勁的往外推,真是有眼如盲。
聶二壯懵了,他娘和他大哥一直告訴他顧霄識的幾個字能抄書已是最大的本事了,原他是個讀書的料子嗎?
他腦筋再簡單,此刻一對比就了解,文業(yè)去院里讀書那么多年,未見得有夫子來村里尋他,可顧霄不過通過了考試,院長都親自來通知他,可見書院對顧霄的重視了。
顧霄比聶文業(yè)還要強上許多的···這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邱院長:“顧霄現(xiàn)在人在何處?”
聶家人集體沉默了,都沒從震驚中緩過勁來。
旁邊圍觀的村民們有熱情膽大的,主動回話,“大人啊,你有所不知,這顧霄的丈母娘劉燕已和聶家老二和離啦,顧霄隨著劉燕和聶芊芊搬離聶家了。”
邱院長和蔣夫子都是一怔,“和離?”
“是啊,是去縣衙里辦理的,縣令大人判的,親自看著他們簽下和離書?!?/p>
這事可是村里的大事,剛發(fā)生不久,大家伙都記憶猶新的,倒豆子般說了出來。
“聶老太太說聶芊芊偷家里的錢財,鬧到公堂上去了,結(jié)果根本沒有證據(jù),是污蔑呢?!?/p>
“是那劉燕主動提出的和離,因為聶二壯打婆娘?!?/p>
“顧霄那孩子斯斯文文的,竟受他們欺負,抄書的錢一個子不落都得上交。”
聶家人臉徹底掛不住了,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她家的家丑可好,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們都知道了,現(xiàn)在又當著院長大人的面全抖落出來,她頭次感覺那面皮子就像是在火上燒一般。
聶家人平時在村里處事就不地道,因文業(yè)考了秀才的緣故,更是眼高于頂,得罪不少人,村里人這才“落井下石”。
眾人一人一句的基本把聶芊芊和顧霄的情況說清楚了。
邱院長想過顧霄的日子不好過,可沒想到不好過成這樣,聶家人竟如此不堪。
邱院長惜才,書院里的好苗子,他都是很關(guān)注的,平日與聶文業(yè)接觸不少,多有指導關(guān)懷。
邱院長對聶文業(yè)印象很好,是個知禮數(shù),肯下功夫的后生。可現(xiàn)在見了他的家人,邱院長不免在心里打了個問號,有如此品德的家人,聶文業(yè)人品究竟如何,似乎有待更進一步的考察。
天色已晚,蔣夫子不愿在聶家繼續(xù)浪費時間,“鄉(xiāng)親們,可否帶我去尋這顧霄啊。”
村民們一個個樂不得的帶著兩人向著老屋的方向去,方才還熱熱鬧鬧的聶家門口一下子冷冷清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