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著自己的老腰,伸手按在李向南肩頭上,意氣風發(fā)道:“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
“哈哈哈!”
聽到這熟悉的論調,想起這擁有極高水平的樸實語言背后的期許,每個人笑著笑著又都感覺到胳膊上起了一層細密的雞皮疙瘩,眼眶微紅。
第二杯下去,眾人心頭已經微微激動了。
“老林,你說兩句!”
劉志遠說完這話,自己很是唏噓,忙要去拉坐在身側的林建州。
“老劉,我就不喧賓奪主了!”
林建州搖搖頭,笑起來,但卻很懂事的把沈千重的手腕給托起來,“我覺得今天這場合,無論如何都該讓沈千重同志給咱們講講話!”
在場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目前坐在主桌上地位最高的,就屬于沈千重了。
宋家老二宋辭舊雖然也來了,憑借宋家的名頭和他大哥宋迎新,地位自然也不低。
可辭舊畢竟是白身,不好站出來替李向南站臺的,場面上不好看。
他就在主桌坐著,其實早就完成了該有的基調。
“沈隊!”
李向南也笑著邀請他。
“你們哪!”
沈千重笑了笑,也沒有拒絕,他起身把搪瓷缸子端在手里,站起身來,遙望這整個大廳坐的滿滿堂堂的人。
“說來我和小李的相識還有些戲劇化!
78年的夏天,我們去三渡河支醫(yī)。
那個時候小李用菖蒲,治好了不少支醫(yī)同志的暈車問題,讓我注意到這個小同志的能耐!”
“那時他不怎么愛說話,支醫(yī)的時候也沉默寡言,只一味的幫鄉(xiāng)親們看病!
可暈車也好,給錦繡姑娘治功能性失聲也好,還是給杜鵑姑娘治命名性失語,都讓我意識到李向南同志在醫(yī)學上的本事!”
他的話,讓在場的不少人感同身受,現場里有不少同志就是那年三渡河支醫(yī)的隊員,想起往事一幕幕,就像發(fā)生在昨天似的,那一樁樁平凡卻不平庸的治病事件,至今想起仍讓人熱淚盈眶。
“我很感謝紅山縣培養(yǎng)出這么優(yōu)秀的鄉(xiāng)村郎中、赤腳醫(yī)生,也很感謝國家能給這樣的知識青年,通過高考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李向南這幾年的經歷,正應了那句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