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公司會議,組長那邊代表的派遣公司收集大額欠費和不規(guī)范停車的大量證據(jù)打算在公司會議上強調(diào)不是員工的問題而是這些大額欠費收不回來。
而信心滿滿的會議卻被公司反將一軍顧左右而言他的說了別的。
公司是不懂嗎?
不,很明顯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很明顯,公司管理也知道這問題并且束手無策,所以才會窩里橫的找員工麻煩,有一種拋開欠費不談,員工就沒有一點問題嗎的論調(diào)。
基本上是如此。
有一種拋開事實不談的論調(diào)。
都束手無策的話,老板估計看見管理們吹空調(diào)也煩,不然也不會換了好幾個管理。
然后就是巡查,意思是也別辦公室吹空調(diào)了,都去查。
而負責巡查的員工但凡有一點腦子也知道,這樣折騰,但又必須給老板交代。
交代是什么,就是抓典型,挑幾個軟柿子捏。
所以現(xiàn)在巡查組就是在到處抓典型給交代。
所以說,常規(guī)來說,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只要不是太過分,其實也是有驚無險。
但凡事都有萬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還是注意點更好。
道理是這樣,理性看待。
但人是感性的,逼急了難免意氣用事。
所以現(xiàn)在都是盡量儒雅隨和一些,畢竟大家壓力都很大,我壓力也很大,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退一步海闊天空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過所謂退一步并不是無底線的退讓,那樣對方回得寸進尺。
所以,所謂的退讓,實際上是躲閃反擊。
退一步,但絕不退第二步。
退一步,反擊一拳,躲閃反擊。
退讓不是無底線的退讓。
躲閃反擊,招架反擊,蓄力反擊。
退一步,不是軟弱,而是開始蓄力了。
我躲,我閃,躲閃反擊!
不過話雖如此,根本的問題還是沒解決。
老板方面,管理方面,員工方面,客戶方面,僅僅是一個公司就存在至少四方博弈,每個方面都有各自的考量,各自為戰(zhàn)。
公司基本上就是負債,收賬真的是老大難的問題了,就靠負債資金鏈維持,可一旦超負荷,資金鏈斷裂,公司就會破產(chǎn)。
不過議會確是沒有負債,因為議會一直很看重收支預算之類的,議會基本上干的上實業(yè),少有使用經(jīng)融手段玩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