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諾!”
眾臣跪坐在各自的憑幾上,站在大王身側(cè)的禮監(jiān)操著有些尖銳的嗓音唱名,“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高坐王座的君王冷眼看著階下的眾人,冕旒如一道珠簾將君王的情緒盡數(shù)掩藏,讓人看不分明。
寂靜而恢弘的大殿有一瞬出現(xiàn)了詭異的寧靜,沒有人啟奏,也沒人陳情,許久高坐王座的君王眸光掃視一周,終究出了聲。
“諸位難道沒有事稟報么?”
君王的聲音如常可是聽在眾人耳中怎么都覺得有些諷刺的意味,畢竟以前他們?yōu)榱吮磉_(dá)君王收攬權(quán)利的不滿可是沒少找事,尤其是在朝會上,可以說只要上朝就是芝麻粒大點的事都能被他們說成跟洪水滔天似的。
總之就是用自己的辦法給君王找不痛快,明火執(zhí)仗他們做不到,畢竟君臣之道壓在那,他們就是找老天爺借幾個膽子也不能把話辦到明面上來。
可是如今先不說太子殿下那一派,就說丞相跟大祭司這兩派可是被耳提面命過的,無事不能多事,尤其是在最近邊關(guān)不寧的關(guān)口上。
“你們都沒的說,那寡人可就說了?!?/p>
大王喜怒不辨的聲音從上面幽幽飄下,在空曠的大殿里格外清晰,眾人心底升起一道難以言喻的危險。
說起來也奇怪,按理說以前大王未登基之前他們也不是沒接觸過,可是那時只當(dāng)大王是個沒有權(quán)利的閑散王族整日只會寄托山水‘不問世事’。
可笑的是,他們竟然將這假面當(dāng)了真,單說太子的勢力向他們大舉屠刀之時大王可以不聞不問作壁上觀,這就足以說明他們被大王給騙了,他不是無欲無求而是所求甚大。
不管是放任太子,還是坐收漁翁之利,都足以證明這位大王絕對不如表面一般溫潤儒雅,在座的都不是個傻子,大王繼位也有幾年了,這要是在看不出點什么那他們也就別在這丟人現(xiàn)眼了。
這話說的倒是不錯,別看一個個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世家推薦,雖說做起事來總是‘效率不高’,但是這些人單說腦子那可是一個比一個轉(zhuǎn)得靈活,還有那察言觀色的本事不亞于明月樓里那些指著看人臉色過活的舞姬。
“邊關(guān)急報上說北境西境方向有敵人壓境的趨勢,今日朝會正好跟諸位商議應(yīng)對之策?!?/p>
“事情緊急,諸位暢所欲言,不必拘謹(jǐn)?!?/p>
殷斂說的自然,可是底下的殷昭卻劍眉一緊,這怎么跟他看的‘軍報’不一樣呢?
太子的軍報都是先呈給大王御覽后才由秉筆司轉(zhuǎn)給他。
按理說,他們看的應(yīng)該都是一樣的,怎么父王卻做此言?
殷斂壓下心里的疑問,冷眸掃向底下眾人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