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跟在玥兒身后。
兩人穿過抄手游廊,繞過幾叢修剪得齊整的冬青,腳下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的廂房層層疊疊看不到盡頭。
走了約莫兩盞茶的功夫,眼前開闊起來。
一座青磚黛瓦的院子赫然在目,門楣上懸著塊“暖香塢”的匾額。
“這院子夠大吧?”玥兒轉(zhuǎn)身笑著問道。
林川回望著七拐八繞的廊道,點(diǎn)點(diǎn)頭:“確實(shí)宏偉,只是這路繞得,一會兒怕是找不回前院了?!?/p>
玥兒“噗嗤”笑出聲,引著他往西廂走:“放心,丟不了你。對了,那句’霜葉紅于二月花’,真是你寫的?”
林川腳下頓了頓,見她正盯著自己,便老實(shí)點(diǎn)頭:“是隨口胡謅的,讓郡主見笑了?!?/p>
“胡謅?那也比那些酸文強(qiáng)。”
玥兒來到爐子邊,伸手掀開銅蓋,里頭的炭火正燒得旺。
“詩會是不是很有趣?爺爺不讓我晚上出門,要不我也去會會那些太州才子……”
林川笑了笑:“不過是些道貌岸然之輩罷了?!?/p>
“道貌岸然?”玥兒看著林川從旁邊的盒子里拿出些物件,又從中找出銅鍋架在爐上,“先生說’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你怎的說他們道貌岸然?”
林川搖搖頭:“卑職隨口亂說,郡主莫當(dāng)真?!?/p>
“快說說,這涮肉要怎么弄?”
林川見她不再追問詩句,松了口氣,指著爐壁上凸起的鐵環(huán):“郡主瞧這環(huán)子,能把銅鍋架穩(wěn)當(dāng),火候調(diào)小些,水沸了就能下肉……”
正說著,院外忽然傳來腳步聲。
林川忙收了話頭,往門口退了半步,擺出躬身侍立的樣子。
一位穿著石青緞襖的老夫人扶著丫鬟的手走進(jìn)來,眼神掃過林川,眉頭瞬間蹙起。
“玥兒,這是怎么回事?”她喝問一聲,“內(nèi)院怎會有外男?”
玥兒嚇得趕緊從爐邊跳開,幾步跑到她跟前,拉著胳膊解釋:“奶奶,這是給咱們送墨香炭和新爐子來的林川!我拉他來,是想讓他教教怎么用這銅爐涮肉,爺爺首肯了的。”
“哦?”老太太這才打量起林川,見他雖穿著戎裝,卻站得筆直,神色恭謹(jǐn),不像輕佻之輩,臉色緩和了些,“就是你送的爐子?”
林川忙躬身行禮:“回老夫人,是卑職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