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即便是按照賈璉的交代,最底下的兄弟分十兩,有品階的多一些,他不是差不多還可以自留一萬兩下來?!
自從當(dāng)上千總,官居五品之后,他覺得他的俸祿待遇算不錯的了,每年都有二百兩銀子呢!足夠他一家人在金陵城富足的生活了。
直到此時此刻,他才真正明白,為何那些金陵城內(nèi)的文官,稱呼他們?yōu)榭喙奈浞蛄耍?/p>
這他娘的,跟著賈璉辦一趟差事,要抵他辛辛苦苦干幾十年。
也不知道,其他人手中也是這么豐厚呢,還是賈璉看在同族的份上,格外關(guān)照他。
但是都不重要了,他知道,從今日起,他的眼界需要改變了。
一直待在金陵城西山大營是沒有前途的,還得找個機(jī)會補(bǔ)到好位置去,最好是升到賈璉的身邊辦事才最好。
跟著這位權(quán)勢過人的堂弟混,比他在金陵單干,強(qiáng)一萬倍啊。甚至心里都開始感謝總督廖繼宏了,若不是他成全,他真是放著大好前程和靠山,都不知道該怎么爭取!
賈瑜等人怎么想,賈璉大概猜得到,但他卻不在意。
分給他們的那點好處,相比較于趙家的財富,又算得了什么?只昨晚從趙家抄出來的真金白銀,就足足近三百萬兩。加上還沒有清點出來的各種產(chǎn)業(yè),最后折變下來,多的不敢說,四百萬左右是肯定拿得出來的!
這個數(shù)目,只怕皇帝收到,都會嚇一跳的吧。
況且,這還沒完……
賈璉始終覺得,那王、白兩家,論販賣官鹽的數(shù)目,論猖狂程度,比趙家只多不少。就這么放過,對趙家不公平。
有心將他們兩家也給抄了,到時候,不是可以帶著超過一千萬兩的巨富,回京復(fù)命?
那樣的話,只怕皇帝都要暗喜的跳起來吧。
畢竟,整個國庫的歲入,一年也就大幾千萬兩,且絕大多數(shù)都有固定的去處,剩下的,才是兩位君主和滿朝文武爭奪的份額。
而且,這其中,又有絕大部分要被太上皇分走。
所以賈璉知道,寧康帝其實很窮的。這也是,寧康帝暗暗交代他,一定要給這些貪心不足的鹽商們,一個顏色看看,甚至默許他不服就殺的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額外給寧康帝帶一千萬兩白銀回去,不知道他會不會直接封自己一個國公爺當(dāng)當(dāng)……
畢竟,這可是自己拿自己的名聲,給他撈的好處!可以想象,真要他將這些鹽商都抄家了,朝中的清流名士們,肯定要對他口誅筆伐,給他戴上“貪酷”“扒皮”等美譽(yù)。
不過想想還是算了,真要現(xiàn)在寧康帝就晉封他為國公,那他才真要小心寧康帝是不是打算玩狡兔死走狗烹的那一套。畢竟,封無可封,對臣子而言,絕不是好事。
罷了,算那兩家好運(yùn),大不了,之后比其他鹽商多放點血就是,抄家就免了。
于是將吳志榮提出來,逼問他安思遠(yuǎn)之子的下落。之前不問,是避免打草驚蛇,現(xiàn)在都將他拿下了,自然要幫許氏將兒子找回來。
起初吳志榮自然不承認(rèn),但是在賈璉的逼問下,他還是道:“這個,下官要是說了,大人可能放下官離開?”
吳志榮深悔小看了賈璉,以致于沒做任何準(zhǔn)備,就已經(jīng)沒有抵抗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