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聞言,神色卻并沒有太大轉(zhuǎn)變。
“若說各家好兒郎,我倒確實知道幾個。
只不過,以我家現(xiàn)在的情況,怕懼是不妥……
林家至我之后,再無支撐之人。即便我現(xiàn)在親自上門去與玉兒說親,人家也未必甘愿。
若是勉強(qiáng)答應(yīng),又何苦來哉。
玉兒的身子骨那般弱,將來若無我作為倚靠,若是再遇到稍顯苛刻的公婆,豈不白白委屈了她?如此即便我在九泉之下,也難心安?!?/p>
林如海許是真的很在乎這件事,一邊說一邊嘆氣不斷。
“想當(dāng)初,我自知天數(shù)將至,所以才想要將玉兒托付給榮國府。
一則他們家那個孩子,雖然不上進(jìn)一些,但為人還算乖巧。二則,我們兩家也算是至親,想著將來有她外祖母照看著,玉兒也不至于受了委屈。
若非如此,我也不會貿(mào)然向存周開口的。”
林如海說著,頗有些后悔之意。
以他的自尊,主動開口與賈政談及兒女之事,卻被對方故意拖著,心里自然不痛快的很。
主仆二人正在暖閣內(nèi)談話,忽聞得木屏之后,傳來陣陣低泣。
二人相視一眼,趕忙噤聲,誰知那抽泣聲,竟逐漸成了勢,壓地銀山而來。
林如海已知曉必是黛玉,不由得輕喚一聲:“玉兒…?”
抽抽噎噎,從房門口顯出一個人兒,不是黛玉,又是何人?
只見黛玉雙手捧著羹湯,面容卻已然哭成了淚人兒一般。她雙眼微腫著,似委屈還似埋怨的瞅著林如海。
林有全見狀,忙起身告退出去。
林如海對著黛玉招手,然后安撫道:“怎么了,如何哭的這般模樣?”
黛玉卻并沒有依言近前,反而勐的一下跪在榻前,悲聲道:“女兒不孝,累及父親為女兒擔(dān)憂操勞。
然女兒心中早已打定主意,此生定是不嫁人的,惟愿一輩子侍奉于父親身邊?!?/p>
林如海一聽便知道,必是之前的言語被黛玉聽去。以女兒的多愁善感,此時心里不定多么難受,這般一想,林如海不免有些心疼。
自己的女兒,不論容貌還是秉性,皆不落凡塵。若非受父母拖累,從小失恃,少年失怙,人生本該圓滿,受人疼愛一生才對。
“說什么傻話,女兒家長大了,總歸是要嫁人的。”
林如海并不會安慰人。
一則他專精政務(wù),二則與女兒也少有交流,即便是這數(shù)個月黛玉每日在跟前侍奉湯藥,父女之間,也并沒有多少話可言。
黛玉也不與林如海頂撞,只是用那悲傷欲絕的眼神,直直的瞅著林如海。那等哀憐之狀,只把林如海瞅的不敢與之直視。
見林如海沉默了,黛玉反而收回了目光。
從先前聽來的話中,她已經(jīng)知道,父親平日里雖然對她少有關(guān)懷,但是心中卻甚是關(guān)心她的。
若不然,也不會在自知壽數(shù)將至的時候,將她的事如此記掛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