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家其樂融融,池塘邊堅守陣地的10人幫仍是倔強的又來了。
他們穿著防曬衫,有的甚至裝備備齊,在池塘邊豎了個遮陽傘。小板凳一放,茶杯一端,這哪里是釣魚?分明是神仙般的享受。
只除了……
“這茶葉也太貴了,喝一口我的心就要痛一下?!?/p>
“你那哪是茶葉貴?你分明是心絞痛犯了。聽我的,明兒別來了。”
“嘿你個老劉,你是不是嫉妒我昨個比你多釣一條鯽魚?我跟你說,鯽魚回家燉湯,那鮮的!我跟我媳婦倆直接吃的一點渣都不剩!”
釣魚佬們的炫耀,實在太過赤裸裸。
老劉從鼻孔里發(fā)出不屑的聲音來:
“神氣什么?你不就會擺弄你那相機搞兩下子么?這才作弊搞到蚯蚓了。”
不過,兩人這么一聊,確實也發(fā)現(xiàn)池塘的魚比他們第一波來時要好吃許多。
那可不,光為了自己的那批魚苗,宋檀每天夜里巡場式的雨露均沾,可費不少力。
如今他們釣條泥鰍都不舍得丟了,非得回家再燴個豆腐。
說到相機,在座幾人中便有兩個得意的翹起嘴角:
“其實我們這也就是愛好,咱也不想得什么獎搞什么評選,但誰讓這小老板偏偏用得上咱這點小愛好呢?”
“哎呀,你看這蚯蚓多的,我都不好意思拿了……”
聽聽,聽聽!
多少年的交情了,這說的是人話嗎?
不過老劉卻沒有譴責(zé)他們,而是哼笑一聲從兜里掏出個小盒子來。
那是一個巴掌大的盒子,透氣孔密密麻麻,如今拿出來往太陽底下一放,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視過去:
“怎么?”旁邊人笑話他:“你還不甘心想要再自己打窩?。扛阏f沒用的,這池塘的魚賊精,除了這邊的紅蚯蚓,它啥都不要?!?/p>
“你就是扯兩把水草,誘惑力都比自己做的魚餌強?!?/p>
說著說著,話題又歪了。
此刻就有人應(yīng)和道:“可不,那天我真用這邊的水草回去混餌料,去人家那水庫里釣魚了?!?/p>
“好家伙,知道我一天釣了多少條嗎?13條!就是吧……”
他說著,不僅沒有成就感,反而有點遺憾:“這魚吃起來原先覺得挺好的,這回再一燉,明顯的有泥腥味,又肥,口感不好,跟這池塘里的比差遠(yuǎn)了?!?/p>
“我在這邊釣的甭管是個啥,我媳婦回家都收拾的干脆利落的,當(dāng)晚就能吃上。我要從別地兒釣魚,她直接拿小區(qū)門口,5塊錢一斤給我賣光了,堅決都不讓進門的?!?/p>
提起這個,哪個釣魚佬沒有點傷心事?大伙七嘴八舌,均是分享自己勞動成果的廉價——
五塊一斤還算好的,有的十塊錢一桶包圓了,還有的直接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