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生意張羅進去,剩下只需要悶頭做做做就行了。
但老宋家仍是不得閑。
今年山多地多,他們種了好大片的玉米、紅薯、土豆等。
土豆如今挖出來就是乒乓球那么大小,家里人還不太舍得吃。玉米更是還需要一段時間,只偶爾砍一些葉子,扔到池塘里河里喂魚。
倒是紅薯,那長勢叫一個旺盛??!
他們今年種的紅薯主要分三種。
一種是本地紅皮紅薯,烤著吃有點干巴,噎得慌,但拿來煮稀飯卻顯得又粘又糯,分外綿軟。
曬那種硬邦邦咬不動的紅薯干,這種也很合適。
還有一種是白皮紅心的紅薯,蒸著吃煮著吃烤著吃,都綿軟淌蜜,但又沒有現(xiàn)如今蜜薯那樣過分的甜,很是清新香濃。
這兩種如今都不到時候,家里人只偶爾掐個紅薯尖吃吃,不管是開水燙了做酸菜,還是直接清炒,都挺下飯的。
偶爾有那老藤子,還能拿去喂豬喂雞鴨呢。
總之浪費不了一點兒。
但另一種,則是燕然他們主動提的品種——
廣薯菜
2。
這種的紅薯長得平平無奇,但紅薯藤卻是格外出色,屬于菜用紅薯藤的專用品種。
不僅畝產(chǎn)比普通紅薯高一半兒,出來的紅薯藤也鮮脆清新,很是高產(chǎn)。
宋檀家里種的好,按燕然他們的預估,應該能達到畝產(chǎn)萬斤的紅薯藤。
而如今天氣炎熱,紅薯藤也長得快。經(jīng)常脆嫩的紅薯尖一夜不掐,第二天就老了。
因而如今趕在太陽快落山時,家里就還得再安排一批工人們,去收割這些紅薯藤。
鮮嫩的清炒,或者是做成腌菜。
稍稍老一些的,扒了皮處理一下,同樣也能做罐裝腌紅薯藤。
一時間,滿村的勞動力都被折騰來,忙完這個忙那個。
但因為是端午節(jié)后的高溫天氣,老宋家又給了十足的高工資。
大伙兒數(shù)著高昂的工資,揮著鐮刀在地里一壟一壟的收著,別提多滿足了。
來啦!餓極了想吃燒肉串,結(jié)果配送費六元……
默默選擇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