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紫云英老了,鮮嫩能吃的不好弄。
二來,那個千里迢迢一次兩千斤來進貨的主顧,也把田里掏空了。
眼見著清明時節(jié),正是種地的好時機,還不翻耕,更待何時呢?
“行啊,叔。你看著安排吧,這邊弄完了,后山下邊還有幾塊田需要你幫忙收拾著?!?/p>
“行!”
都是農村人,大伙對于天時看得很緊,他也不敢在這事上磨洋工,一不小心口碑就磨壞了。
畢竟,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大事兒。
而且他這一季度靠著給宋檀耕地,可賺了不少錢,這會兒心頭也美滋滋的,翻耕的深度越發(fā)用心起來。
而宋檀將雞鴨們圍住,也沒管一邊兒仍在艱難奮斗的熊蜂和蜜蜂們,而是直接挑著籮筐,走到了最外緣處綠意悠悠的兩塊田中。
李老頭還挺不好意思的:“檀檀,你說你耕地,你不是早跟我說了,我叫牛來犁田嘛!”
“這怎么還掏錢請人家機器呢,多貴呢!”
他想起宋檀送過去的米面糧油,愈發(fā)的不好意思了。
宋檀卻笑起來:
“爺爺,這牛年紀都大了,哪舍得叫它干重活呢?”
李老頭就笑:“慢慢的嘛,不急著干活兒它也累不著。再說了,你瞧它現(xiàn)在渾身油光水滑的,這么多年沒見這么精神過?!?/p>
那是。
宋檀心想,這牛每次在家里粗糧吃個飽肚,就趕緊來田里吃紫云英。紫云英賣了個把月,它就吃了個把月……這老牛的身子能養(yǎng)不好嗎?
要不是紫云英只能當配料,不能當主料來吃,她看這牛都要睡田里了。
她琢磨著,又伸手摸了摸牛耳朵,對方打了個響鼻,濕漉漉的大眼睛看過來,又將頭往旁邊貼了貼。
宋檀笑起來:“不過,李爺爺您也閑不下來。這兩天把那犁耙都打磨一下,等他這機器耕過了之后,這兩塊田咱是要種水稻的,到時候放了水進來,還得你帶著老牛來犁?!?/p>
李老頭不怕叫他干活,就怕沒活干,一聽這話,精神都振奮了:
“那是!他那機器再好,在咱這小田地里,還能比得上我這老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