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宋檀家又久違的熱鬧起來。
宋三成坐在板凳上,面前是三個(gè)老頭老太太——別看人沒多少,可這波啊,村里所有能干活的老年人基本都他們家了。
畢竟,村里總共就那么些人,插秧的壯勞力兩三個(gè),編草席的老人家個(gè),采茶的還有兩個(gè)大嬸(夏天茶葉少了)……
如今出門打工走了一批,剩下的勞動力也就這么些了。
更何況,金櫻子這玩意產(chǎn)量其實(shí)一般,一畝地也就七八百斤,這還得按照盛果期的產(chǎn)量來算——
如今山上的那些有沒有一畝地暫且不論,反正果子是沒有花兒多的。
不然,郭冬得多有錢才敢有包下來這種豪情??!
她一時(shí)半會也用不了這么多藥材,宋檀干脆跟小祝支書一商量,先把實(shí)在干不得力氣活的三個(gè)低保戶找來吧。
這東西沒啥技術(shù)含量,慢吞吞摘個(gè)果子,回頭慢慢烘慢慢處理……也不著急的。
不然找個(gè)壯勞力,一天跑下來,得,這波果子就都要摘完了!這玩意兒又不是按天算錢的。
「來來來,手套筐子鉤子剪刀都來領(lǐng)啊。別圖省事用你自家的,我這手套是專門買的加厚的。還有啊,都穿上褂子啊,不然扎到了咱可不負(fù)責(zé)……」
雖然只有這么三個(gè)人,可宋三成仍是吆喝的格外有勁兒,仿佛面前是三兩百人。
旁邊老太太瞅他一眼:「你這不白囑咐嗎?咱村里誰上山穿短衣裳。」
又慢吞吞接過手套翻來覆去的看:「啥手套,咱手上的老繭都比你這厚?!?/p>
這話一說,立刻有人哈哈笑了起來:「陳老太,你不怕扎我可怕。我昨天兒去山上時(shí)看到了,那金櫻子的刺長長短短的,密著呢!我看這手套也就掌心加厚一層,頂不頂用還兩碼事?!?/p>
村里人嘻嘻哈哈,陳老太也納悶:「陳三,那么熱你上山干啥?」
陳三嘆口氣:「這不是聽說現(xiàn)在都愛吃嫩板栗么,我兒子昨天看顫音上有人賣板栗包,打算去看看我那板栗多大了,能不能摘下來拿到市區(qū)去賣——就那栗包,你們猜多少錢?」
多少?
大伙兒,包括宋三成都豎起了耳朵——
「顫音上直播的,綠油油的栗包,59塊錢五斤給包郵。」畢竟嫩板栗不能放,過夜就不新鮮了,所以必須帶栗包發(fā)貨。
【新章節(jié)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些張不開嘴抹不下面兒的。再說了,這嫩板栗賣不了幾天,還得專門去市區(qū)——大伙兒都不一定認(rèn)路,肯定都琢磨著算了?!?/p>
小祝支書嘆口氣:「我曉得?!?/p>
……
而山上。
陳老太嫌棄手套太厚不方便,直接一手揪著金櫻子:「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