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磊不僅起來了,還真的有未來規(guī)劃呢。
今年他第一次嘗試搞養(yǎng)殖,聽勸,牛沒多養(yǎng),只養(yǎng)了10頭。
按如今散養(yǎng)牛的高價算,出欄價應該在
17塊錢左右。家里的牛都是良種選配,出肉率高,雖然因為散養(yǎng)導致他們的上稱數(shù)不如圈養(yǎng)牛,但總得來說,也有
800斤左右。
這樣的小公牛對養(yǎng)殖戶來說很不劃算,但對家里開連鎖超市的張晨來說,那可再合適不過了!
他早告訴過自己的好兄弟了,小公牛的價格每斤還能再提兩塊。
這么一來,假如到年底行情不出錯的話,五頭小公牛單價能接近20元。只這一半的牛,他就能到手8萬塊錢!
這筆錢如果在城市里,那僅夠生活。
但在老家,荒草地漫山遍野都是,精配料,陳溪那邊會給,包括看病、屠宰、接生都是他——最大的消耗也就在這方面了。
算來算去,除掉小牛犢的成本,他今年最起碼能純利潤五萬以上。
這還是因為宋檀的小牛犢更貴的緣故。
但牛犢貴了,大家都說這牛肉品質(zhì)肯定更高,張晨更是拍胸脯承諾,絕對看品質(zhì)給價——
事實上,常老板跟他說過,如果賣,一斤出欄價不低于
30。畢竟他那里不缺有錢客戶,缺的是吃不到好品質(zhì)的客戶。
總之!
烏磊信心滿滿的說道:“要是行的話,我明年再多養(yǎng)
20頭,循序漸進——反正散養(yǎng)肉牛長得慢,兩三年都還能勻速長肉。真要是行情不好,我就先不賣了。”
這些規(guī)劃自然還有許多想當然的地方,但能從單細胞烏磊口中說出,宋檀覺得算是大有進步了。
她因此點點頭:“那回頭割稻子割玉米了,我再喊你來多拉些秸稈?!?/p>
種過稻子的烏磊早已不是昔日的烏磊,此刻他拍胸脯應道:“提前跟我說,到時候我爸在家里看著牛,我來給你幫忙?!?/p>
想了想他又開始嘀咕:“玲玲是不是今年也要畢業(yè)了?她這回放暑假還帶男朋友回來嗎?”
烏磊一朝被蛇咬,此刻提前警惕:“她要是帶回來了,到時候我把她弄到地里,你讓他自己手割稻子,考驗考驗。”
宋檀心想:什么真愛叫去割稻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