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祝支書辦事,整個云橋村上下沒有一點不信任的。
宋檀想了想,也跟著上山去了。
小祝支書說的對,該畫餅還是得先畫個餅,得過且過的也就算了,有規(guī)劃有扎根心思的,也得早讓人家安下心來呀。
陳源正在溜達著給家里視頻:“……氣色好了?我也覺得,這邊兒比咱們市區(qū)養(yǎng)人……還沒吃飯,今天中午應該是吃餃子,薺菜餃子——這是昨天下工了沒事兒做,大伙兒一塊兒去山上摘的,好吃著呢!”
“不是,媽,跟咱們家的東西真不是一個味兒,等端午節(jié)老板這邊發(fā)蔬果禮包了,我?guī)Щ厝ソo你們嘗嘗?!?/p>
“薺菜是老板家地頭的……今年不賣了,她說村里人誰愛吃誰挖。高價蔬果不好給所有人,地頭的野菜也一樣好……”
宋檀老遠聽到了,也沒打擾,又默默回食堂了。
蔣師傅正領著大伙兒一塊兒包餃子呢,包括夜班兒的幾個人,現(xiàn)在就剩10個夜班員工了,白天還有幾個采茶的,現(xiàn)在只有三個人在一起包餃子。
大家嘻嘻哈哈坐在那里,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蔣師傅還問呢:“今年地頭的野菜可沒少長,我聽說去年初你們家也賣過的,怎么今年就不賣了?”
宋檀搖搖頭:“去年那會兜里沒幾個錢,我爸媽也不信任我,還得靠野菜來提升一下。”
今年么……
今年地頭的野菜沒有她努力催生,靈氣給出的更是有限,野菜品質不錯,但還達不到去年的口味。
最重要的是:“唐老師去年教過我,說我的東西貴,最好就一直保持著,除非轉型,不然不要去做平價那條線——”
“一來品質降低代表著大量售后,我們目前的體量支撐不住?!?/p>
“二來么,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我們走我們的高端線,要是連點兒10塊8塊的野菜都要跟別人一起搶市場的話,也不合適。”
賣了當然也沒什么,但唐老師看出他們家在有錢之后就趨于滿足,因此才多說兩句。
蔣師傅一愣。
隨后他也贊同:“這么做對!我們以前那種老式酒樓,菜品一旦價錢提上來了,店里就不會再賣便宜的東西。”
“一來是維持格調,二來……”
他想起過往,此刻帶點回憶道:“我十一二歲的時候,那會兒七十年代,啥都是國營的。也不要童工,我是厚臉皮吃不上飯,蹭師傅身邊學的……”
“那會兒師傅的爹還在,祖上在租界是鼎鼎有名的生意人。說他小時候家里教人,就說家大業(yè)大了,做生意就得給老百姓留余地……”
想起過往,蔣師傅也嘖嘖嘆道:“別說,有個好老師是不一樣。我瞧著辛君,還有那個唐老師,人品都好,宋檀,你們得珍惜??!”
宋檀樂了:“那肯定的啊!我來找陳源就是說這個事兒的——陳源!”
說話間陳源已經掛了電話重新回來,這會兒剛洗了手準備坐過來包餃子,就見宋檀招呼他。
她也沒避著大家,就直接說道:“我跟小祝支書提了,今年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就在鎮(zhèn)上拿塊地到時候蓋個小樓盤出來?!?/p>
“咱們員工如果想在這邊安家落戶的話,有折扣。”
如果一般老板進軍房地產,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著他肯定要割韭菜了。
但是,現(xiàn)在房市是個什么行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