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代年輕人,宋檀可太了解了:
“他們還要從市區(qū)開車過來,帶著孩子走不了太早的?!?/p>
烏蘭:……
她卡殼了。
隨后問道:“七八點鐘還到不了?他們體驗個啥割稻子?昨天說請人,人家早上5:00就跟我發(fā)消息說去田里了……”
夏天天熱,農家都是五點鐘去地里干活,干到九點多十點多回來。下午更是三四點鐘才下地。
等到暑假最熱的時候,恨不得六點鐘才開始呢!
所以烏蘭就很不能理解這些人——光是帶孩子來割稻子就很想不開了。
一邊又埋怨著:“你要早說30多個人,咱還請什么人???”
宋檀也笑了出來:“媽,你想什么呢?這30多個人干一上午,能割出一分地都算了不起的——別指望了?!?/p>
“我請他們來,純粹就是叫他們吃好喝好玩好,順帶買點東西的。”
烏蘭:……
“就你會做生意——也別太摳了。不然同學們咋說你呢?”
“知道。”
而就在這時,烏蘭也想起了一件事:“對了,你大舅媽昨晚上打電話,說你表哥今天過來給咱割稻子——他那點功夫咱也指望不上,權當是來磨練的。”
說起這個,烏蘭還有點嘆氣:“檀檀啊,你小時候你舅媽對咱不錯的。那會兒喬喬還小,咱過得不容易,你姥姥姥爺私下貼補著,她從來沒說什么……”
】
現在好些人講究什么父母的錢就該是兒女平分……但是在村里,尤其是烏蘭那一代,講究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當女兒的不分家產,但也不用養(yǎng)老。相應的,爹媽私下里貼補,損害的是兒子兒媳的利益。
就沖大舅媽當初不僅主動貼補,而且還時常借錢周轉,甚至把家里帶的和和睦睦的這個情分,讓磊磊來家里,別說是干活一年,就是啥也不干,烏蘭都愿意。
“就沖這個,磊磊過來干活,要是干得不好,你好歹忍上一年,就當磨磨他的性子。”
烏蘭說這種話,也是想提前給宋檀做個心理準備。
然而宋檀卻是笑了起來:“媽,你這說的什么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