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遺憾,老宋家雖然有大小磨盤,但因為去年黃豆太少實在不夠吃,因此沒舍得磨豆腐,以至于他今年是摩拳擦掌,就等著黃豆成熟呢!
而如今眼前這兩盤豆腐,嫩豆腐可以用來燉本地魚頭湯,老豆腐可以多燉煮入味配白菜五花肉甚至煎魚塊……
怎么做都行,還能做豆腐乳呢!
如今眼前的豆腐清香明顯,他只切一塊放嘴里一嘗,立刻就點頭:“這個可以!這個價格你翻倍賣!一點問題沒有!”
再看看這竹盤大小,他估摸一下:“要是沒游客,一天十盤是穩(wěn)的。有游客……那你就得準備
30盤。嘗過了這滋味兒,人家來都來了,肯定要帶幾塊回去的。”
他說完又左顧右盼:“干豆腐呢?干豆腐沒做?豆筋都撈了吧?”
得了七表爺這樣的看中,張紅嬸還在心花怒放中,此刻忙不迭說道:“著急忙慌的,干豆腐得一張張壓,沒顧上!”
“豆筋撈了,掛那邊了,沒多少,就先撈了兩張練練手?!?/p>
豆筋,就是煮豆?jié){時最上頭凝出的豆皮,比腐竹要硬一些——腐竹還沒來得及學呢!
張家男人則又忐忑又激動的問道:“叔,咱這,一天真能賣那么多???”
他這用的大盤,整盤豆腐約莫能有十二斤,這要是老的嫩的一天賣
10盤——鎮(zhèn)上的豆腐
2。5一斤,他們這賣
5塊,豈不是……
豈不是——600?!
就是說不年不節(jié)沒游客,自家每天還能賣
600?
別小看這600,這錢分攤到兩口子的工資,不過一人一天才拿300。但問題是,豆腐成本低啊!
黃豆能值多少錢?
十二斤豆腐才用三四斤黃豆!
張紅嬸心花怒放!喜得嘴都合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