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做豆腐的?
這小祝支書還真不知道,老話都說:“人間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p>
現(xiàn)如今村子里但凡有點勞動力的,寧愿打工都不愿意在家磨豆腐,五更半夜全是力氣活兒,云橋村多少年都沒人做這個了,小祝支書自然沒想起來。
還是打電話問了烏蘭才知道:“咱村沒人磨豆腐,再累,這也是門手藝,以前輕易不傳外人的——三成,三成!石頭坡是不是有個姓黃的,以前賣豆腐?”
電話里遙遙傳來宋三成的聲音:“是,就是姓黃的,經(jīng)常挑著挑子從這個村兒走到那個村兒——他家豆腐磨的好,走一個村子幾個大隊,基本上晌午就賣光了?!?/p>
但那是以前。
人家早早出去打工去了,聽說孩子都在那邊安家了,寧愿看大門也不想回來磨豆腐。
“可惜了?!?/p>
齊霖有些遺憾:“這潭水水質(zhì)真的挺好的。”
村里人都來大批量的用肯定是供不上,磨豆腐一桶兩桶的,那是一點問題沒有。不然這是老宋家出錢打的,他沒得老板的話,不會這么建議的。
小祝支書卻不肯放棄。
他們國家的人從來都跟“吃”脫不開,甭管再大的老板,想吃頓好的開車幾百公里都是常態(tài)。磨豆腐好?。《棺与S時都能買,豆腐隨時都能賣!臭豆腐凍豆腐豆筋水豆腐千張豆腐,豆渣都好吃的呀!
小祝支書當(dāng)即下山去找宋檀:“你們家,要不賣個豆腐?”
宋檀:……
“我要賣也是賣給常老板啊?!?/p>
跟村民們爭什么錢?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就這個道理。
不過她能讓齊霖主動提水潭的事兒,小祝支書覺得還是有希望的:“那你怎么想的?”
宋檀想的很直接:“問問村里人誰愿意做,水費我不收,但是生意做成了,每個月給村里拿
500,這筆錢給孤寡老人買米面糧油什么的?!?/p>
“而且不管誰做,我就只供一家。他們分家了我也算一家。”
500多嗎?挺多的,誰家水費
500???
可看看水質(zhì),齊霖都說好,證明是真有檢測報告的,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