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成趕緊應(yīng)了一聲:“在這呢,等著??!”
趕緊拿起扁擔(dān)就下了山。
門口站著的是同村的周毛柱,這次家里的茶葉就是委托他去炒的。
炒制茶葉也看火候的,有的過猛,有的過生,出來成品總是不那么盡如人意,只有周毛柱原先年輕的時候去那些大茶廠干過好久,如今手藝最穩(wěn)當(dāng)。
本來約好了每天晚上集中拿過去,他趁夜里加工。
沒想到這次茶葉格外茂盛,以至于五個人采茶量也挺多,周毛柱家里也沒個炒茶機(jī),恐怕是得熬個大夜了。
但村里頭,也就屬他手藝最好,且家里還留著炒茶灶。
別的地方一是遠(yuǎn),二來現(xiàn)在人家都用炒茶機(jī)集體炒制,單獨(dú)送過去的不好加工。
他見到宋三成,同樣滄桑的臉上忍不住流露出笑意:
“三成啊,你們家今年真是土地爺賞臉,你來瞧瞧這茶葉!”
他將手邊提著的透明塑料袋打開,一股子撲鼻的清香頓時彌漫在空氣中!
“昨天一共送過去二十五斤零二兩毛尖,你們說不用篩,那我就沒篩,我看采的都挺純的,沒怎么帶葉子。”
他們本地茶葉最受歡迎的是毛尖,就只有一個芽尖尖。其次是帶一片葉子的,再之后,葉子越多越不值錢。
專門做茶的農(nóng)戶會將等級嚴(yán)格分出來,制定不同的價格,不過宋三成家里就那么一片地,為這個沒必要。
周毛柱伸手從里面抓出一把干干的墨綠色帶一層白絨的干茶給他看:
“三斤半出一斤,炒好之后一共是七斤多一點(diǎn)。但是你們不是說要往外賣嗎?我就特意烘得更干了些,好保存。”
“不過這么一來,這次就出了五斤整干茶。回頭你們有空了再挑揀一下葉片就行?!?/p>
都是干過活兒的,周毛柱一說數(shù)字,宋三成就知道有譜沒譜。
他聞著這沁人心脾的茶香,這會兒只覺得喉嚨都干渴了。于是點(diǎn)了點(diǎn)頭,趕緊拉著人進(jìn)屋:
“來來來,咱們先泡兩杯看看這湯色!”
上好的毛尖絕不能用滾水泡,剛好家中暖瓶的水是一大早燒好的,那是個老舊暖瓶,保溫力相當(dāng)一般,這會兒估計(jì)溫度正合適。
宋三成翻出兩個玻璃杯來,一次抓了兩撮茶葉進(jìn)去,簡單的洗了茶,就急不可耐的品評起來。
——也沒啥專業(yè)不專業(yè)的,全憑經(jīng)驗(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