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清畝?”
太上皇終于坐正了一些,他似乎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匯。
蕭敬見狀,連忙將田地清畝的含義與太上皇分說,重點強(qiáng)調(diào)朝廷連宗室諸王、皇親國戚家的田莊地畝都要一一清丈,言語頗具扇動性。
果然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大殿右邊最前面,宗室的諸王有些坐不住了。
“蕭閣老說的不錯!”一個老王爺忽然站起來,一邊往殿中間走,一邊哭聲道:“老皇兄啊,你要給我們做主啊,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
咱們大魏的宗室本來就比前朝過的苦,家里所有的進(jìn)項,全靠著莊子上那一點微薄的產(chǎn)出。
你是知道臣弟的,從小就愚笨,不受寵愛,雖然是父皇的兒子,卻一直都只是個郡王,一年才不過五千兩的俸銀,這夠點什么?
我家人口又多,日子本來就過得苦哈哈的,平時讓管家買豬肉都不敢買多了,生恐要辦點什么正事府里沒有銀子支使……這還罷了,在臣弟手里,緊緊好歹還餓不死。
但是皇兄啊,臣弟也快七十了,眼看著就要入土了。等我死了,我們家就只剩個鎮(zhèn)國公了,俸祿更是低的可憐,要是再連莊子里面的進(jìn)項也沒了,到時候臣弟那十多個不爭氣的兒子可怎么活啊……”
一番聲淚俱下的表述,令人又好氣又好笑。開什么玩笑,堂堂大魏的王爺家里連豬肉都買不起了,當(dāng)真是奇聞!
不過也有人感慨,大魏的宗室確實不比前朝,所有的宗室都被拘在京城,不但不能就番,若非特殊情況,連官也不能當(dāng)。如此情況下,那些閑散宗室確實過得略顯拮據(jù)。
但不管這位老王爺說的是真是假,他所代表的立場,卻是符合很多人的利益的。
因此這老王爺?shù)脑捯魟偮湎拢谑抑械南恢?,立馬又站起來七八人。這些人無一例外,不是親王就是郡王。
他們齊刷刷的聚集到殿中央跪下,附和蕭敬與老王爺?shù)囊庖?,請求太上皇給他們做主,撤銷田地清畝之策。
寧康帝看著這些跪在地上的宗室諸王,心中憤怒的同時,也不由得生出一抹寒意。
要是他記得不錯的話,這些王爺,之前很多可都是表過態(tài),愿意支持新政的……
如今他們的反口,是乘勢而為,還是早有預(yù)謀?之前的表態(tài),不過是為了拖延麻痹他?
若是有預(yù)謀的,他們的膽量從何而來?“好好的生辰,都讓你們給攪和了?!?/p>
太上皇終于發(fā)話了,他第一句就表達(dá)了自己的不滿。
就在蕭敬和諸王請罪的時候,太上皇話音一轉(zhuǎn):“不過既然話都說到這里了,就說個清楚吧?!?/p>
說著,他的目光掃了一眼恢弘的大殿,“你們呢,你們覺得,這田地清畝之策好是不好,該不該施行?”
隨著太上皇的發(fā)問,滿殿王公大臣面面相覷。
原本以為朝廷田地清畝之策,是勢在必行的,就算很多被損害利益的人,也不過是想著,用什么法子,盡量的規(guī)避傷害,減少損失。
哪成想,峰回路轉(zhuǎn),這件事,居然還有轉(zhuǎn)圜的余地?
盡管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表態(tài),勢必讓寧康帝不滿。但是,機(jī)會只有一次,在面對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是十分聰明果斷的。
“微臣覺得蕭閣老說得對,為保我大魏根基穩(wěn)固,臣請撤銷田地清畝之策!”
“臣附議?!?/p>
“臣附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