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賈璉進宮面圣之后,出宮的路上碰到太子。
太子鑾轎停在宮道旁邊,似乎專程等他。
“見過太子殿下?!?/p>
“鎮(zhèn)遠侯不必多禮?!?/p>
太子單手撐著轎簾,滿面和煦的看著賈璉。
“聽聞鎮(zhèn)遠侯馬上就要去天津衛(wèi)了,吾特來給鎮(zhèn)遠侯送行,預祝鎮(zhèn)遠侯早日造出新式戰(zhàn)船,壯我水師,揚我國威?!?/p>
“蒙殿下吉言,臣自當殫精竭慮,以報陛下隆恩、殿下期盼?!?/p>
“呵呵呵?!?/p>
太子發(fā)出一些笑聲,隨即以誠懇的聲音對賈璉道:“當日未央宮發(fā)生的事,吾已知曉。皆因太子妃嬌狂之故,亦是吾之過,還請鎮(zhèn)遠侯切勿放在心上,更請鎮(zhèn)遠侯代吾向甄家表達本王的歉意?!?/p>
賈璉沒想到太子居然會主動提及當日宮中之事,還表達歉意。要知道,當日回府之后,賈母等人可是想逼他去太子府負荊請罪的。
又想事情都過去這么多日了,且太子若真心覺得對不住甄家,不說親自去甄家表達歉意,就算派個內官到甄家宣諭降恩,也比在他面前隨口一說的好。
心中雖然質詢太子的誠意,到底對他拿出的姿態(tài)還算滿意,賈璉回了一句殿下言重之后,也拱手鄭重道:“論理太子妃為尊,臣為卑,因此不論太子妃如何,也輪不到臣來置喙。
然微臣覺得,殿下身為國之儲君,將來必是要龍御九五的。若是太子妃無容人之量,則屆時殿下的后宮必難安穩(wěn)。后宮不穩(wěn),則非我大魏之福,非天下人之福,望殿下早做思量?!?/p>
賈璉說完,對著太子深深彎腰一禮,然后走了。
太子在賈璉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瞇著,但他沒有打斷賈璉的話。直到賈璉的身影走遠,他的目光依舊深沉,隨即一聲嘆息:“如此人物,若能徹底為吾所用,何愁……”
旁邊的老太監(jiān)聽見太子的話,笑應道:“殿下何必可惜?按照鎮(zhèn)遠侯的話說,等到殿下龍御九五之后,何愁鎮(zhèn)遠侯不能為殿下所用。到時候別說鎮(zhèn)遠侯了,連天下都是殿下的……“
太子瞅了他一眼,懶得理他,摔下簾子即命回府。
……
以賈璉如今的地位,在面對皇權的時候,已經不用卑微到一句實話不敢說的地步了。
相反,他越是表現出有自己的原則和意志,除了能讓太子等人知道他不是可以隨意拿捏的人之外,還能讓他們感覺到,他并非首鼠兩端之輩。
就比如此番甄家被太子妃如此欺凌,他這個身為義兄的朝中要臣,若是連一句發(fā)聲的話都不敢說,只是唯唯諾諾,那么太子等人不是以為他是廢物,就會覺得他城府太深,包藏禍心。
這都不是賈璉想要的效果。因此他直接在太子面前,表示現在的太子妃非能母儀天下之人,既非能母儀天下之人,自然不配為太子妃。
也算是告狀了。
他并不覺得會因此觸怒太子,畢竟人受了委屈之后,是不會找自己討厭的人告狀的,既然找其告狀,就說明在他心里,將對方當做能主持公道的人。
賈璉知道太子并不蠢,他應該能感受到自己有意制造出的對他的忠誠之意。
出宮之后,賈璉順道去臨淄伯府看了看老爺子,然后就回府打點行囊,準備天津衛(wèi)之行。
當然在臨行前,賈璉還得上櫳翠庵一趟,他可沒忘當日與妙玉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