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聞言,眉頭微皺。
揚州鹽商的勢力之大,天下聞名。倒也尋常,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每年守著至少上千萬兩白銀的利潤,就靠那二三十家瓜分,那些鹽商的勢力,不大才怪。
所以能夠這么快找到他蹤跡,倒也不奇怪。
但他一點也不擔(dān)心。他之所以和楊訊兵分兩路,一個目的自然是陪同黛玉下蘇州,幫她將林如海的后事料理清楚。第二點,也是給揚州官場,放一個煙霧彈。
畢竟揚州官場真出了問題,時間這么久過去了,該處置好的首尾,對方肯定早就處置好了,不會白放著等他去查。所以早一天到揚州,和晚一天到揚州,都是一樣的。
還不如,先不去揚州這個鹽商的大本營,或許附近別的州府,有更加確切的消息也不一定。
那樣的話,也更容易打開局面。
就算知道他的蹤跡,也沒什么。本來他就沒想過能隱瞞住行蹤,林如海官居二品,靈柩南下也算是一樁大事,別人真心要查,很是容易的。
這就是他的第二個煙霧彈了,讓那些人,拿不準(zhǔn)他離開,當(dāng)真是為了護送林如海的靈柩去蘇州,還是為了避開他們,去查他們的痛腳。
朝廷這么高調(diào)的派人下來查桉,揚州府的人,肯定是全力以赴備查的。
這個時候,越是不按常理出牌,越是能夠讓揚州府的人,心虛忐忑。只要他們拿不準(zhǔn)他,或者說拿不準(zhǔn)朝廷的真正用意,時間一長,真有問題的人,保不準(zhǔn)就會自亂陣腳,露出破綻。
至于如何解決揚州鹽政和安思遠(yuǎn)之死這兩件事,賈璉早在京中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計較,眼下,只要在皇帝給定的期限內(nèi),將事情盡量的辦好,也就是了。
柳湘蓮自父母亡故之后,便開始南北流浪,也曾到過揚州,見識過揚州繁華。
因為他自身的本事,也是結(jié)交了一些揚州名流,知道一些揚州官場的事。
看賈璉似乎對鹽政之事有些掉以輕心,柳湘蓮忍不住提示道:“侯爺,屬下以前也曾到過揚州,甚至還見過揚州知府吳志榮,因此對于揚州的事情,也是知曉一二。
因為兩淮鹽政總署設(shè)立在揚州,使得揚州,早已成為整個江南,最為富庶和繁華的州府之一。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各大鹽商,尤其以其中七家最為有名。
傳聞,這七家鹽行,無一不是背景深厚,勢力驚人。
侯爺此番既然奉皇命下來督查鹽政,還該諸事謹(jǐn)慎小心一些為妥?!?/p>
柳湘蓮說著,去看賈璉的神色。
賈璉雖然看中了他,將他收入麾下,他卻也要從賈璉在大事上的反應(yīng)和作為,來判斷賈璉的能力和手段。以此判斷他將來是該奮力效忠以搏遠(yuǎn)大前程,還是虛與委蛇,安安穩(wěn)穩(wěn)的度過這三年的時間之后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