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他如今在寧康帝身邊受信任的程度,太子想要交好他,很好理解。
關(guān)鍵是,太子后面的話。
他說自己關(guān)心鹽政,讓自己得到結(jié)果之后,也傳給他一份。
什么叫做傳給他一份?若是他調(diào)查出了結(jié)果,結(jié)果傳回京城,太子自然就知道了。
特意交代一聲,只有一個意思。
提前把結(jié)果傳給他……
為什么要提前把結(jié)果傳給他?無外乎,這件事他真的關(guān)心,或者就是與他有些利害在里面。
提前得到消息,好方便他做相應(yīng)的安排!
而且,也借此,試探賈璉忠心。賈璉若是答應(yīng)他,自然就表明,從此之后,賈璉就是他的人了……
僅僅只是幾句簡單的話,就給賈璉出了老大的難題!并且,人家太子還沒有給他什么把柄。
畢竟,身為太子關(guān)心朝政,是很合理的事,太子都甚至沒有明說,讓他提前傳個訊息之類的話。
倒也是,能夠坐上太子的位置,大多數(shù),應(yīng)該都是不蠢的。
太子尚且如此,那敢與太子叫板的三皇子,想必也不是善類。
難怪外公會刻意叮囑他,不要涉及皇子之爭。
“太子言重了,微臣奉皇命,為朝廷辦事。但有結(jié)果,自當(dāng)?shù)谝粫r間,向朝廷稟報,自然不會瞞著太子?!?/p>
太子用模棱兩可的話問他,賈璉便裝作沒聽懂便是了。
太子便盯著賈璉看了幾眼,忽然展眉一笑:“這么說,鎮(zhèn)遠(yuǎn)侯,是不屑與吾親近了?”
話雖輕,關(guān)系卻重。便是賈璉,此刻也不敢輕忽。
太子是儲君,何謂儲君?換句話說,不論何時,只要寧康帝駕崩,那么太子便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也就是他需要完全效忠的對象。
所以,對太子,即便不投效,也絕對不能得罪。
此時,太子相當(dāng)于是開門見山的問:你不愿意為孤效忠?
賈璉自然不敢隨便應(yīng)對。因拱手道:“太子殿下明鑒。臣食大魏之祿,便為大魏之臣。
既是大魏之臣,便是陛下之臣,也是太子之臣。
所以,臣時刻不敢忘記君恩,只求一心一心,為陛下辦好差事。至于別的事,微臣乃是粗人一個,不敢隨意插手置喙,蓋因臣知道,臣之一切,都是從陛下處得來,不可做任何一點(diǎn),讓陛下失望的事。
同理,將來殿下龍御九州之時,微臣也會以同樣的忠心侍奉,絕對不會有任何二心。
相信,屆時的太子殿下,也不會希望,朝中任何臣子,再聽候別人的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