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慶堂,賈代儒心里雖然著急孫子的病情,但是好歹“獨參湯”有著落了,也就耐著性子,坐下來陪著賈母說說話。
邊上,賈璉也坐著,與迎春等人說起他出去這一年多的見識、趣聞。
僅僅只說些塞外風光和人文趣事,其中刀霜劍雨,以及他第一次看見成片的人死在面前時候的那種慘狀,自是只字不提。
一會兒晴雯氣喘吁吁的跑了來,眾人立馬朝著她看去。
與先前的晴雯一樣,一眼看見晴雯懷里抱著的鼓鼓的布裹,都有些皺眉。
不就取兩根參嗎,用得著這樣的架勢?
晴雯哪管別人怎么看,直接快步來到賈璉的面前,將包裹遞給他,說道:“二爺,黃參取來了……”
賈璉默默接過,兩個蠢丫頭,一個敢給一個敢拿,財不露白的道理都不懂?
說起來,在這個沒有種植參的時代,人參雖然是頂好的食材和藥材,但是賈璉身為后世之人,自然不會迷信人參的藥力。
但是架不住時人堅信這東西是靈丹妙藥啊!
可以說,但凡治病,或者配置高級的藥丸,勢必要有這個東西,以致于人參,小的、次的也要幾兩銀子一兩,好的直接價比黃金,甚至上不封頂……
價格基本可以說是被炒作上去的。
所以,賈璉不太稀罕這東西,但是知道這東西值錢,而且家里的娘兒們特別稀罕,所以特意收集了拿回來的。
雖覺得晴雯不太精明,但是拿都拿來的,也不好再藏回去,因此吩咐丫鬟們拿個托盤上來。
此時賈母率先忍不住發(fā)問:“璉兒,你那包裹里,都是參不成?”
賈母可以說是榮國府最不缺參的人,每年底下人要孝敬,宮里也會賞賜她一些。
但是她都很珍惜這種東西,每一支都是收的好好的,只有配藥或者需要用的時候才拿出來。基本也是自己用,旁人除了賈寶玉和黛玉能沾些光,別的人,哪怕迎春等人只要沒得病,也是見不到的。
她老人家也很難想象,用粗布包裹人參是什么土豪行為。
賈璉并未解釋,等丫鬟舉著托盤過來,就將包裹放在托盤內(nèi),然后攤開……
讓她們親眼見到,比自己說,視覺感官肯定要強得多。
“這……”
這一下,不說旁人,就連賈母也忍不住站起來,走過來瞧看。
饒是賈母見貫了各種各樣的寶參,還是被眼前的景象給震驚到。
滿滿一堆,數(shù)量多就罷了,關鍵是個頭都挺大,一眼看去,就沒有低于一兩的殘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