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出場自帶獨特的神態(tài),微別著頭,十五度角斜眼看路,臉上的神態(tài),有些倨傲,又仿若充斥著一點對世俗不公的批判和不滿。
不過她在瞧見賈璉的時候,立馬攏出一抹討好的笑容,快步迎上前來:“喲,沒想到在這兒碰上哥兒……”
賈璉原地站立,拱手一禮:“見過姨奶奶?!?/p>
“呵呵,哥兒快別多禮……
對了,聽說哥兒今兒發(fā)了大財了,我聽管事媳婦兒們說的,那白生生發(fā)光的銀子,一盤又一盤往家里送,嘖嘖嘖,哥兒可真有本事!
如今咱們家里啊,可就數(shù)著哥兒了,將來,還請哥兒別忘了提攜提攜你環(huán)兄弟啊……”
趙姨娘嘴兒巴巴的,都不給賈璉說話的機會,便拋出一堆話來。
對此賈璉只是笑了笑。
不是他對賈環(huán)帶著偏見,而是不論前世從書上看的,還是如今親眼所見,都很確定,賈環(huán)就是個長偏了的小崽子,良心焉壞焉壞的。
他是吃多了才會提攜那貨。
相比之下,不論賈琮還是賈蘭,都好許多。不過賈琮嘛,還得容他考量考量。
“姨奶奶是過來找老爺?shù)陌衫蠣敳艅倧睦咸堇锍鰜?,姨奶奶過來,就沒瞧見嗎”
“老爺已經(jīng)回去了”
趙姨娘果然是尋賈政的,一聽說賈政已經(jīng)回去了,便也無心再和賈璉套交情,白話兩句,便調(diào)轉(zhuǎn)方向,風(fēng)一般的追了回去。
……
三春姐妹從賈母處離開,照例到黛玉屋里坐坐。
各自吃了一口茶,探春便對賈寶玉道:“二哥哥,方才我看見你把那些稿紙都藏起來了,快拿出來我們再瞧瞧?!?/p>
賈寶玉最是喜歡風(fēng)雅之物,雖然不喜歡讀書,卻覺得作詩寫詞是風(fēng)雅的事情。
所以之前在眾人不關(guān)注這些詩詞之后,便偷偷給藏進袖子里,這一幕被細心的探春給瞧見。
賈寶玉便笑了笑,立馬將東西拿了出來,一邊散與眾人,一邊評價道:
“詞是好詞,這詩卻可惜了,尤其是《竹石》和《青松》二首,充斥著一股世俗祿蠹的氣息,璉二哥哥……唉?!?/p>
顯然,特立獨行的賈寶玉,并不喜歡這種世人普遍認可的價值觀。
堅韌、上進、歷盡磨難而成長,這些在他眼里,都是為了迎合世俗當(dāng)權(quán)者的俗話,不值得推崇。
“不過,那最后《論詩》一首,‘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這一句諷刺的極好。
世人萬般,有真知灼見少,人云亦云者多,可不正是如同矮人看戲一般
真不知璉二哥哥如何想來,可見璉二哥哥是跳脫出來的人。
怎么他就獨獨看不穿功名利祿呢可惜,實在可惜了……”
賈寶玉表示了對賈璉的無限嘆惋。
眾姐妹們聞言,卻不像以前那般,對他的這一套觀點深信不疑。
畢竟,賈璉的成就擺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