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恕罪,微臣并非執(zhí)意與太后作對。
微臣也知道,太后給微臣賜婚,是對微臣的一片賞識眷愛之心。
若是臣未娶親,一定對此欣喜若狂,從此之后如嫡親祖母一般侍奉太后。
然而臣畢竟早已和王氏結了夫妻,八抬大轎,山盟海誓才將她迎娶進門?!?/p>
“太后乃是當世圣人,體天格物,寬厚仁慈,朝野之所共稱。
而且,太后也是女子,應該知道女子一旦嫁人之后,便將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夫君身上。
若是此時叫我休了王氏,于心何忍
那王氏又是一個沒有見識的女子,若是如此被休回家,只怕其承受不住這般打擊,若是因此發(fā)生不測,太后于心何忍,又叫臣從今往后于心何安
如此一來,即便迎娶了昭陽殿下,往后我二人只怕也難得幸福、善終。
又豈不違背了太后想要讓昭陽殿下幸福的初衷”
賈璉將重點轉到了休妻這件事上來,太后果然也沒有揪住先前的話不放。
甚至見賈璉說的那樣真切,她和元春以及昭陽兩個一樣,都有些沉默了。
她沒有想到,賈璉比她想象中的還要有男子氣概,還要令人……心生敬慕。
“況且,古法有訓,七出、叁不去。
所謂叁不去者。
一為有所娶而無所歸。
太后或許不知道,王氏父母已經亡故,唯一的親哥哥又遠在江南之地。
此時將她休棄,她便連歸宿之所也沒有了。
此豈不正屬于有所娶而無所歸
二,與更叁年喪。
王氏雖然未曾替臣父母守孝叁年,但是早春家父亡故,王氏卻替臣操持父喪一月有余,腳不沾地,近乎未曾睡過一個好覺。其盡孝之誠,臣自問弗如。
此豈不也足以占其一
叁,先貧賤而后富貴。
王氏嫁與臣之先,臣尚且紈绔,諸事不通,百事不順。
直至娶了王氏之后,方漸有起色。
直至如今,微臣官居四品,爵位加身,富貴遠勝先前十倍有余。
此豈非先貧賤而后富貴者矣!
按先賢之訓,此叁不去者,女子凡有其一,即便所犯七出之條,夫家亦不可休棄。
更遑論,王氏并未犯有七出之條,而卻叁不去者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