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檣木便是出在潢海網(wǎng)山上,作了棺材,萬年不壞,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叮當(dāng)如金玉。
這副檣木可是金陵薛家薛蟠作了人情,光工錢就要一千兩百兩,沒要賈家再付什么木料錢。
萬年不壞,奢華無比。
接著賈珍的靈堂設(shè)在登仙閣,大廳和天香閣也安排了喪儀。
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
另設(shè)一壇于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靈前另外五十眾高僧,五十眾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
和尚、道士、高僧、高道,加起來三百零七人,分別設(shè)佛壇、設(shè)道場。
三百零七人,四十九的食宿、超度,銀子不會少于四十九天的流水席。
等到漫長的停靈期終于過去了,出殯的時刻終于來了。
天亮后,到了吉時,由六十四名青衣組成的儀仗隊來請靈出殯。
出殯儀仗隊的青衣,他們中有的人抬棺材,有的抬拿各種執(zhí)事陳設(shè),有的專門哭喪。
出殯時,大小轎車輛,不下百余十乘。
路旁彩棚高搭,設(shè)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各家路祭。
一時只見寧府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
先是把賈珍的靈柩運到了鐵檻寺,靈柩運到寺里后只做三天的安靈道場。
這三天里,賈家寧榮二府的近親屬在此居住,要花錢,直到道場結(jié)束。
最后還得把靈柩運回金陵下葬。
如果到了金陵,又要舉行一些喪葬儀式的話,那就還得花錢。
光是寧國府大老爺賈珍的葬禮花費,在寧榮二府所有的重大事項開支中,是僅次于元妃省親的一筆開支,屬于典型的大操大辦。
估算一下,十幾萬兩銀子肯定是有的,當(dāng)然這也為接下來賈家的覆滅奠定了基礎(chǔ)。
……
對于賈珍的死最高興的可能就屬賈蓉了,賈珍的兒子賈蓉,如今并沒有官位,只是個黌門監(jiān)。
因為賈珍和賈蓉妻子秦可卿的特殊關(guān)系,讓賈蓉對這個父親可謂是恨透了,心里早就已經(jīng)對這個畜生不如的父親沒有了感情。
所以對于賈珍的葬禮,賈蓉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所以一切都是被王熙鳳給攬去了,每天只是做個提線木偶一樣的任人擺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