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已經在上交所上市的王氏集團股價開盤大漲7%。
財經頻道分析稱:“一場耗資過億的年會,換來市值增長近百億,還有比這更劃算的品牌營銷嗎?”
而在馬斯克隆的辦公室里,一臺平板電腦被狠狠摔在地上。
“暴發(fā)戶!嘩眾取寵!”馬斯克隆扯松領帶,對助理吼道,“聯系所有合作媒體,我要看到企業(yè)年會奢侈浪費的專題報道!還有,查查那些明星的稅務問題!”
助理小心翼翼地問:“那……我們拉拉集團自己的年會?”
狂野的南非小伙馬斯克隆冷笑說道:“包郵輪,去日本!請濱崎步和宇多田光!”
當天下班時分,王氏集團的員工還在回味前夜的狂歡。
前臺小楊的手機不斷震動,全是朋友打聽招聘信息的。
她抬頭看了看大堂里新掛的標語——“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突然覺得,那個總被說是“暴發(fā)戶”的董事長,或許比誰都懂這個道理。
……
凌晨三點十七分,王氏集團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警報聲響徹網絡安全部。
“爆了!微博、抖音、知乎、b站,全平臺同時爆發(fā)!”值班員小王盯著屏幕上瘋狂跳動的數據流,手指在鍵盤上敲出殘影,“負面話題指數從基線20直接飆到900,這絕對是有組織的!”
大屏幕上,一條條刺目的標題不斷刷新:
《扒一扒“實業(yè)家”王多魚的投機史:從房地產套現到所謂制造業(yè)》
《多魚青訓基地背后的土地黑幕:占用公共資源的真相》
《天價年會背后的奢靡:起底王多魚的“減肥險”騙局》
《新能源汽車還是資本游戲?王氏集團的“愛國”人設崩塌》
公關總監(jiān)被緊急電話叫醒,趕到公司時,發(fā)現蘇寧已經坐在會議室里,面前攤著七八臺平板電腦,每臺都顯示著不同的攻擊文章。
“來得正好?!碧K寧抬頭,眼睛里沒有一絲睡意,“看看這個。”
他推過一份剛打印的文件。
公關總監(jiān)快速瀏覽,眉頭越皺越緊:“這些指控完全失實!我們的房地產項目是按規(guī)定逐步退出,青訓基地每年接待十萬青少年,減肥險產品經過銀保監(jiān)會備案……”
“問題是網民不會看事實。”蘇寧冷笑,“馬斯克隆這招玩得漂亮,用愛國和社會責任的大旗來打我們?!?/p>
法務總監(jiān)陳巖匆匆進門:“王董,查清楚了。這些文章最初由十二個自媒體賬號發(fā)布,背后都指向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殼公司。”
他遞上一份調查報告,“通過股權穿透,最終受益人關聯馬斯克隆旗下的風投基金。”
劉藝妃此時推門而入,一身運動裝,顯然也是剛被叫醒。
她掃了一眼屏幕:“馬斯克隆不敢明著來,就玩陰的?”
“因為他知道在產品和技術上打不過我們?!碧K寧敲了敲桌子,“通知下去,三線反擊:第一,法務部立即準備訴訟材料;第二,公關部啟動透明化行動;第三,讓技術部門查這些自媒體的所有黑料?!?/p>
“是!王董?!?/p>
三天后,京城互聯網法院同時受理了王氏集團提起的28起名譽權訴訟。
更引人注目的是,王氏律師團隊申請了“匿名賬號實名披露令”,要求各大社交平臺提供首批50個造謠賬號的真實注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