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培訓周期至少三個月。”李水花繼續(xù)說,“而馬蘭她們一天能完成五十件成品。”
“我明白?!碧K寧打開手中的文件夾,“但你看這個”
那是份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水花服飾在東南沿海的銷量增長緩慢,主要原因竟是“缺乏地域認同感”。
“福建消費者更認可本地企業(yè)?!碧K寧指著數(shù)據(jù)說,“如果我們的員工中有福建人熟悉的寧夏面孔”
“所以你是為了市場”李水花打斷他,“讓這些姑娘背井離鄉(xiāng),就為了多賣幾件衣服”
辦公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
蘇寧嘆了口氣,放軟語氣:“水花,這是國家政策。閩寧協(xié)作不只是企業(yè)行為,更是政治任務。而且強行阻攔也是毫無意義?!?/p>
李水花轉(zhuǎn)身從柜子里取出一件樣衣
這是馬蘭上個月獨立設計的回族風格連衣裙,領(lǐng)口繡著精美的纏枝紋。
“蘇寧,我教會她們手藝,不是為了送走她們?!彼p聲說。
蘇寧沉默片刻,突然問:“你還記得咱們結(jié)婚時,你爹說的話嗎”
李水花一怔。
那個用女兒換水窖的老人,當年曾趾高氣揚地說:“丫頭片子學再多本事,最后還不是要嫁人”
“現(xiàn)在這些女工的父親們,想法和你爹當年差不多?!碧K寧的聲音很柔和,卻字字誅心,“如果不讓她們走出去,她們永遠只是“誰家的閨女”、“誰家的媳婦”。"
李水花的手指緊緊攥住連衣裙,布料發(fā)出細微的撕裂聲。
下午的車間巡視比往常安靜許多。
機器仍在轟鳴,但少了往日的說笑聲。
經(jīng)過質(zhì)檢臺時,李水花注意到幾個女工飛快地把什么東西塞進了口袋。
“拿出來?!彼p聲說。
女工們面面相覷,最終掏出了皺巴巴的報名表
正是縣里發(fā)的勞務輸出申請表,已經(jīng)蓋好了公章。
“李總,我們”年紀最小的海燕快要哭出來了。
李水花拿起一張表格,上面用工整的字跡寫著申請理由:“想去看看大海,給弟弟掙學費?!?/p>
“都決定好了”她問。
女工們齊齊點頭,眼神里有忐忑,更多的是堅定。
下班后,李水花獨自留在車間。
更衣室里,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幾個柜子沒鎖。
好奇心驅(qū)使下,她輕輕拉開一個
里面貼著全家福照片,角落還別著干枯的沙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