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要突出‘西北原生態(tài)’概念”
培訓教室里熱火朝天,蘇寧和水花每天忙到深夜。
既要協(xié)調(diào)各方需求,又要安撫那些沒被選上的家庭的失落情緒。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那個李大有,他到處造謠說蘇寧“把村里年輕人騙去福建當苦力”。
“別管他。”馬得福出人意料地站出來為蘇寧說話,“等第一批人寄錢回來,謠言不攻自破。
出發(fā)前一天,十名青年和他們的家人都被請到縣里,參加踐行宴。
林副主任特意從福建趕來,帶來了合作協(xié)議和預付金。
當每個家庭代表在合約上按下手印,接過兩百元預付金時,不少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娃,到了福建好好干!”
“記得常寫信回來”
“學成手藝,回來開分店!”
叮囑聲、哭泣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
水花忙著給每個人分發(fā)她親手縫制的“應急包”
里面裝著常用藥、針線包和一張寫有緊急聯(lián)系方式的紙條,甚至還有老家地里的黃土。
第二天清晨,縣汽車站人頭攢動。
十名青年胸戴大紅花,背著統(tǒng)一發(fā)放的行囊,在親人的目送下登上開往銀川的大巴。
從那里,他們將轉(zhuǎn)乘火車前往廈門。
馬奶奶拉著孫子的手老淚縱橫:“狗娃,奶奶教你的馓子手法記住了沒到了福建,可別給咱西北人丟臉!”
年輕的狗娃用力點頭:“奶,你放心!等我賺了錢,接你去廈門看海!”
這句話引得周圍人又哭又笑。
蘇寧站在一旁,悄悄握住了水花的手:“等忙過這陣子,我們也去福建看看聽說鼓浪嶼的日落特別美。”
水花紅著臉點頭,眼中閃爍著憧憬的淚光。
大巴緩緩啟動,載著十顆忐忑又充滿希望的心,駛向遠方。
車窗外,送行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有人揮舞手臂,有人掩面哭泣,更多的,是踮著腳尖,想要多看親人一眼。
蘇寧望著漸行漸遠的汽車,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話:“人這一生,總要為別人做點什么?!?/p>
此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分量。
水花輕輕靠在他肩上:“寧哥,咱們回家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