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接下來要干的事情,就是賺錢!
手中還有6300萬港元可用,可這點錢對他而言,太少了。
一家靑洲英坭公司,遠遠滿足不了他。
讓他將企業(yè)慢慢發(fā)展,他也沒這個打算。
最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并購更多的優(yōu)質(zhì)企業(yè)。
前世,李加誠為何能夠成為華人首富這么多年?
還不是因為他在發(fā)展的工程中,不斷抄底收購優(yōu)質(zhì)企業(yè),讓他的事業(yè)不斷翻倍。
翻看前世那位李加誠的傳奇之路,他簡直就是一位抄底之神。
從1967年的低價收地,到1972年的抄底房地產(chǎn),到1977年的抄底永高公司,1978年的抄底九龍倉股票轉(zhuǎn)手賣給包裕剛,到收購靑洲英坭,到1979年的收購和記黃埔,上演螞蟻吞大象的神話,再到1993年84億港元收購電訊企業(yè)oran,1999年千億賣“橙”,再到后來的投資facebook等科技股,獲利上百倍等事跡等等。
這些事跡無一不在告訴林浩然,想要超越別人,想要以更快的速度積累財富,想要站在商界的最頂端,本分地經(jīng)營生意,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李加誠只是本分地經(jīng)營著他的朔膠廠,最多成為一名小有資產(chǎn)的富豪罷了。
如果李加誠只是本分地經(jīng)營以房地產(chǎn)業(yè)為主的長江實業(yè)集團,最終也不過成為香江一流富豪罷了。
要成為頂級富豪,必須具備敏銳的市場嗅覺、敢于冒險的精神以及精準的投資眼光,不斷尋找并抓住市場中的“抄底”機會。
所以,林浩然所要做的,就是像李加誠那樣,當一名抄底之神!
當然了,收購到的企業(yè),也要好好經(jīng)營,否則最終資產(chǎn)也是被敗光。
在別人眼里,想要抄底,太難了,這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否則別說抄底了,不搭上自己的本金就算不錯了。
可林浩然不一樣,他擁有領(lǐng)先數(shù)十年的先知記憶。
哪怕這些記憶中,他記下來的東西只是個大概,那也足夠了。
就比如這次的九龍倉增持戰(zhàn),如果他不清楚九龍倉增持戰(zhàn)這件事情,看到報紙上包裕剛說無意繼續(xù)收購更多的九龍倉股票,那他肯定也信了。
畢竟正常人都會覺得,包裕剛拿出這么多資金收購了李加誠的九龍倉股票,那他肯定資金不足了,不再繼續(xù)收購九龍倉股票也很正常。
可正是因為林浩然從后世穿越而來,知道包裕剛不僅僅資金充足,而且早已經(jīng)決心棄舟登陸,所以他果斷出手。
雖然因為實力低無法參與九龍倉的收購戰(zhàn),可利用了包裕剛與怡和系爭斗的間隙,分得了一杯羹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就這么一杯羹,讓他賺了七千萬港元。
所以,抄底這件事情,必須要干下去。
說不定抄著抄著,哪天他就成世界首富了。
當然了,目前的他,離世界首富太遙遠了。
路途遙遠,想要到達終點,要很長一段時間。
可他并不缺時間,他才24歲,還有大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