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的征兆
林萬安行事果決,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迅速地完成了對林浩然與林浩寧兩兄弟家產的細致分割。
其中,那青洲英坭公司126的股份,被林浩然掛靠在了環(huán)宇投資公司名下。
同時,林浩然每天跟隨著林萬安,深入學習企業(yè)管理的精髓。
盡管萬安集團高達4999的股份已正式轉入他的名下,但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選擇先從萬安集團的副董事長職位做起,穩(wěn)扎穩(wěn)打。
林萬安明白培養(yǎng)接班人的重要性,他耐心等待著林浩然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他心中的標準,屆時,林浩然將順理成章地接過集團董事長的重任。
對于林浩然而言,職位的稱呼不過是外在的標簽,他更看重的是從林萬安那里汲取到的寶貴企業(yè)管理知識和實戰(zhàn)經驗。
林萬安以其謹慎而深邃的商業(yè)眼光,在企業(yè)規(guī)劃與決策上展現(xiàn)出的智慧,都讓林浩然受益匪淺。
特別是那些關于商場博弈的生動案例和林萬安個人的豐富經歷,如同一部部活生生的教材,讓林浩然仿佛穿越時空,親歷那些決定企業(yè)命運的關鍵時刻。
通過林萬安的悉心指導,林浩然學到了許多書本上難以獲得的實戰(zhàn)技巧。
當然了,林浩然也不全把時間放在萬安集團這邊,畢竟他除了萬安集團之外,還有靑洲英坭公司這家實力更強的上市企業(yè),以及員工只有幾名的環(huán)宇投資公司。
為了方便管理,林浩然已經將環(huán)宇投資公司的辦公場所遷移到萬安集團大廈了。
萬安集團大廈位于銅鑼灣,離中環(huán)不遠,這里商業(yè)氛圍雖然稍遜于中環(huán),可也差不到哪里去。
大廈13層樓高,辦公區(qū)本來就用不完,以至于萬安集團大廈有一半多的辦公室面積,是對外出租的。
所以,環(huán)宇投資公司干脆在這邊搞了個辦公室,這樣一來,林浩然就不用老是三邊跑了,要么在萬安集團大廈,要么在靑洲英坭公司。
至于中環(huán)恒豐大廈的舊辦公室,林浩然已安排萬安集團的施工團隊進行翻新,將其從辦公空間轉變?yōu)橐惶装績蓮d及飲茶室的精致住宅。
這套房子購買所花資金不足百萬港元,即便閑置也不覺可惜。
何況,分家之后,他也沒打算經?;厣钏疄硠e墅居住,這里正好可以讓他過渡一番,等未來資金充足了,他便直接在靠近中環(huán)區(qū)域的太平山半山腰買套別墅。
從林萬安那里獲得了一千萬港元的現(xiàn)金財產之后,林浩然的財務狀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資金變得寬裕起來。
原本,小賬小錢不管,他賬戶上只剩下三百萬港元左右的資金。
這筆資金對于日常運營和突發(fā)情況來說,顯得頗為緊張,想做些大事情都做不了,只能說聊勝于無。
父親將錢轉給他后,林浩然的可用資金瞬間躍升至一千三百萬港元,這一變化直接緩解了他的資金壓力。
雖說這筆資金也不算多,但好歹也不用環(huán)宇投資公司的幾名操盤手沒事干了。
自從林浩然接任靑洲英坭公司董事長之位,靑洲英坭的股票確實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繁榮期,股價飆升至每股6港元以上的高位。
然而,這股熱潮主要源自于散戶投資者的盲目跟風與樂觀預期,缺乏實質性的支撐。
隨著靑洲英坭逐漸被林浩然全面控股,市場中的大戶投資者、莊家自然失去了對該股的興趣。
因為他們非常明白,在單一大股東的控制下,喪失了其他股東強行收購的可能性,股價想暴漲幾乎沒有任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