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雙膝跪地,伏在布滿靈晶的地面上,他的指尖還殘留著靈力透支后的麻木感。他面前的聚靈陣已經(jīng)是第三次在最后一步崩解了,那些原本整齊排列的靈晶,此刻如被驚擾的蜂群般四處散落,碰撞著發(fā)出細碎的聲響,仿佛在默默地訴說著失敗的結局。
這已經(jīng)是他第三十七次嘗試了。
他緩緩地伸出手,撿起一枚黯淡無光的靈晶,那靈晶在他的掌心顯得如此渺小和脆弱,即使他掌心的溫度也無法讓它重新煥發(fā)出昔日的光澤。
白天里,王琳曾無數(shù)次翻閱那本陳舊的冊子,將聚靈陣的圖譜深深地刻在腦海里——靈晶需按照特定的位置排列,即“天樞、天璇、天璣”,而靈力的注入則要分為三波,且每一波都需要與谷中殘存的靈脈產(chǎn)生共振。然而,盡管他對這一切都了然于心,但每次到了最后那個關鍵的共振環(huán)節(jié),總是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要么是靈力的銜接突然斷檔,要么就是靈晶無法承受巨大的沖擊而碎裂。
“又失敗了?”伴隨著林山的話音,一道昏黃的光芒由遠及近,他手中提著的靈燈,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顆孤星,緩緩地照亮了周圍的環(huán)境。
靈燈的光芒落在王琳的額角,映照出他額頭細密的汗珠,這些汗珠在燈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他內(nèi)心焦慮的寫照。
與此同時,一只小巧的鳥兒——星啾,從林山的肩頭振翅飛起。它輕盈地舞動著翅膀,圍繞著散落在地上的靈晶盤旋,發(fā)出一聲聲低沉的啾鳴,仿佛是在為王琳送上安慰。
王琳微微頷首,表示對林山的回應。他的聲音略微沙啞,透露出一絲疲憊和沮喪:“最后一步的共振總是無法跟上,冊子上說要‘順脈而注’,可我始終無法找到谷里靈脈的準確流向。”
他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手中的冊子。冊子的紙張已經(jīng)微微泛黃,上面的字跡卻依然清晰可辨,那是王靈官的手筆。然而,這些字跡對于王琳來說,卻像是隔著一層迷霧,讓他難以捉摸其中的關鍵。
他的指尖輕輕劃過泛黃的紙頁,仿佛能夠感受到王靈官當時書寫時的心境,但那關鍵的一步,卻始終如同隱藏在迷霧中的寶藏,難以被他發(fā)現(xiàn)。
在接下來的數(shù)日里,王琳仿佛忘卻了時間的流逝,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靈植谷的探索之中。他的雙眼布滿血絲,幾乎未曾合眼,沿著靈植谷的邊緣緩緩前行,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謹慎。
王琳運用自身的靈力,如觸角一般,小心翼翼地試探著腳下每一寸土地下的靈脈波動。他仔細感受著靈脈的細微變化,并將其記錄下來,不放過任何一個時段靈脈的強弱變化。
不僅如此,王琳還不斷調整靈晶的排列順序,試圖找到一種最佳的組合方式,以激發(fā)聚靈陣的最大功效。甚至,他不惜嘗試用自己的精血去滋養(yǎng)靈晶,希望能給這看似毫無生機的聚靈陣注入一絲生機。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未能帶來理想的結果。有一次,聚靈陣好不容易勉強運轉起來,但由于靈脈銜接出現(xiàn)錯位,它不僅沒有聚集周圍的靈氣,反而如一個貪婪的巨獸,將周圍幾株靈植的靈氣盡數(shù)吸走。那幾株原本生機勃勃的靈植,瞬間變得萎靡不振,葉子也都耷拉了下來。
望著那幾株失去靈氣的靈植,王琳心中一陣揪痛,他緊緊攥起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卻渾然不覺。他的心中既焦急又愧疚,對自己的無能感到無比懊惱。
張嬸端來的湯藥,他早已遺忘在一旁,而阿福送來的食物,也已涼了大半。王琳獨自坐在石桌前,目光空洞地盯著聚靈陣的圖譜,腦海中不斷回想著之前的失敗。
突然間,他的思緒被一股異樣的感覺打斷。那是一種似曾相識的灼熱,源自他的眉心。王琳猛地想起,當初他在人類世界初次遭遇蝕靈霧時,眉心的印記也曾有過類似的發(fā)燙感覺。
那是靈脈與他之間的第一次呼應,難道說,這其中隱藏著什么關鍵的線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