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踏足九霄,盡心重開天庭。
洪荒世界自從人道大昌,大燧正位人皇以來,相繼走過了伏羲、神農(nóng)氏、軒轅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眼下已經(jīng)是大禹在位了。
禹皇證道以后,有感人族治理之難,剖分九州,筑造九鼎,鎮(zhèn)壓人族氣運。
至此人道堅固,不再動蕩,人皇傳承更加有序,外族再無可趁之機。
“蚩尤爭位”這樣的事件也被徹底斷絕,巫族失意絕望,平心娘娘無奈放手,任憑巫人徹底融入人族。
數(shù)位人皇過去,洪荒再無巫族存在,巫妖爭霸徹底成為久遠的傳說。
巫族,這個曾經(jīng)稱霸洪荒、威壓萬族的盤古后裔,再無一點形蹤現(xiàn)于大地之上。
幽冥地府,一些大巫失落中自我封閉,不再過問塵俗往事;其他殘存巫族完全化作鬼差,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勾魂索命,維持輪回秩序。
平心娘娘知天命,順大勢,昆侖山對峙元始天尊過后,眼見圣人遵守約定,也就放開地府權(quán)限,叫太乙救苦天尊占據(jù)一方莫大勢力。
心中巫族的執(zhí)念隨著蚩尤敗亡徹底沉寂,祖巫后土終于完全成為平心娘娘,“后土不復巫”的天道誓言徹底落定。
巫族消散泯滅,妖族在人族大勢面前,也是茍延殘喘,光明不再。
隨著人族徹底主導洪荒世界發(fā)展大勢,萬族共尊人族為靈長,命格自降一等。
當下,因為人皇在位,人族沒有可以針對萬族,但圈養(yǎng)萬族供奉人族的苗頭已然萌生。
大勢滾滾向前,隨著大舜、大禹這等無上人皇全部飛升火云洞,后世人皇更多是一種尊位,不再是道果,眼界見識更是不能與三皇五帝相提并論。
那時候,斬妖除魔,必將大行其道。洪荒萬族徹底沒落,已是大勢所趨。
也就在這個時候,大禹來到了淮水天塹,準備制服大妖無支祁,掃平歸回火云洞之前的最后一樁隱患。
無支祁形似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稱霸淮水流域數(shù)萬年,為禍周邊十萬里,附近人族不堪其擾。
有人族大能出面降妖,被無支祁因勢利導,借助淮水大勢擊退。
久剿不能成功,反叫無支祁吞吃人族無數(shù),修成絕頂大羅金仙,一時之間妖云厚重,籠蓋整條淮水。
人皇大禹涂山會盟之后,返回人族都城之時,行經(jīng)淮水,決心鏟除大妖無支祁。
大禹準圣巔峰修為,鏟除無支祁不過一念之間,但人皇得知圣人之意,知道無支祁有一線生機。
于是,大禹取首山之銅、黑鐵之精,鑄成一條大鐵鏈子,栓狗一般套住無支祁脖頸,鼻孔里帶上銅鈴,真身鎮(zhèn)壓深井之中。
與此同時,大禹強令無支祁化作淮河水神,行云布雨、除旱去瘴,保一方平安,以贖罪愆。
人皇一語重若天規(guī),無支祁雖有千個不服、萬種不滿,也只能任勞任怨服務(wù)萬民。
時間久了,人們忘卻了大禹的功績,不再曉得無支祁曾經(jīng)的罪惡,反倒因為他保一方風調(diào)雨順,為其立廟祭祀,呼作淮河之神。
大禹功行圓滿,統(tǒng)領(lǐng)人族十二萬年九千六百年,合一元會之數(shù),大燧、伏羲、炎帝、黃帝等八位人皇齊齊前來迎接。
九大人皇蓋壓天上地下,威震乾坤無極,洪荒無數(shù)勢力見此一幕,俱是膽顫心驚。
九位絕頂準圣大能,這就是人族統(tǒng)治洪荒的底牌。
這一刻,人族九輪驕陽橫空,圣人大教、幽冥地府、北海深處、五莊觀里,處處都投來羨艷目光。
巫妖二族鼎盛之時,也不能集齊九尊準圣巔峰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