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不以為忤,“能者多勞,術(shù)業(yè)有專攻?!?/p>
杜喬反倒有些遲疑,“能行嗎?”
李弘業(yè)畢竟是李家未來的當家人,小郡公。萬一把人教歪了,牽涉甚大。
他又不似段曉棠白秀然是成人,有辨別的能力。
段曉棠鄭重道:“相信我,你的兵法理論,沒有一點威脅性?!?/p>
“就是給孩子擴展些知識,打點地基?!?/p>
方便李君璞日后施為,若不滿意,大可把這點基礎(chǔ)拆了。
段曉棠的話對旁人稱得上“侮辱”,但對重任在肩的杜喬而言,是恰到好處的安慰。
正因為了解,他才格外知曉,不是讀過兩本兵書就會行軍打仗的。
段曉棠讀兵書,與其說是提升自己,不如說了解潛在的對手。
她的戰(zhàn)術(shù)只是看起來花哨,實際解構(gòu)下來,相當簡單。
杜喬松一口氣,“行,我回去翻翻書,看明天怎么教他們?nèi)齻€?!?/p>
段曉棠奇道:“三個?”
難道李君璞兄弟倆打算陪讀!
杜喬:“剛剛二郎也在,他說讓三郎來旁聽,我再把阿謙帶上?!?/p>
這倆才是真正的陪讀。
一只羊是趕,兩只羊是放,三只羊一塊溜,債多了不愁。
親友間相互指教,不是正式拜師,無需束脩磕頭之類繁瑣的儀式。
第二天杜喬下衙歸家,簡單收拾一番,杜老師兵法小課堂順利開課。
三個蘿卜頭呈高矮胖瘦分布,坐的端端正正。
李君璠抱著李弘安,去接他堂哥回家。
癡心妄想,幾年后,李弘安應該也坐在里頭。
他不用受兒子折磨,也不用受二哥折磨。
恍然回憶,他們小時候是怎么學的。
邊學邊挨揍,不是因為書讀的不好,而是因為和馮睿達一塊淘氣,被舅舅和大哥一塊揍。
現(xiàn)在想想,真的是因為他們淘氣,還是因為讀書不合意,才被借題發(fā)揮。
偏偏李弘業(yè)乖巧得過分,兄弟倆想說兩句,都找不到由頭。
李君璠一時有點糾結(jié),李弘安日后是像大哥,還是淘氣點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