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乙抬眼瞧了瞧日頭,估摸著快到午時,便想著先粗粗研磨一些細料應(yīng)付片刻,等吃過午飯,再向主家借一間空屋,專心制備所需顏料。
這般想著,他手下的動作便慢了下來,竟是在磨洋工,滿心盼著開飯時辰早些到來。
小院與廚房相距不遠,里面是否開火、火勢大小,站在院中便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多時,春風(fēng)得意樓送餐的平板貨車便停在了院外,伙計們拎著一個個精致的食盒走進院子,將預(yù)定的菜品一一擺放在桌上,再配上陳娘子提前準(zhǔn)備好的幾道爽口小菜,這桌宴席便算是齊備了。
不僅主家與畫師們有精致菜肴,連帶著諸位畫師帶來的書童、護衛(wèi),也跟著小院的仆婢們在院角支起幾張桌子,吃起了大鍋菜。雖不如正席那般精致,卻也是葷素搭配、管飽管夠。
就在眾人滿心歡喜地準(zhǔn)備收拾妥當(dāng)去吃飯時,小院的大門再度被推開。
白秀然身著一身利落騎裝,手里拎著根馬鞭,帶著數(shù)名護衛(wèi)在身周的家丁大模大樣地走了進來。
她姿態(tài)豪邁灑脫,周身氣勢卻并不凌厲,一看便知不是來尋仇挑釁的。
這般模樣,讓一眾懸著心的畫師松了口氣,將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白秀然目光掃過院中往來的陌生人,在人群間隙中認出了幾個熟面孔,包括段曉棠的親兵,這才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地方,笑著開口問道:“今天又換什么新花樣了?”
段曉棠聽見聲音,直接從柿子樹下的搖椅上起身,臉上帶著笑意回應(yīng):“請了畫師來,給我們繪像呢!”
說著,話鋒一轉(zhuǎn),好奇地問道:你怎么來了?”
白秀然揮了揮手里的馬鞭,馬鞭上的流蘇輕輕晃動,語氣帶著幾分隨性,“方才和幾位娘子去城外跑馬,跑累了想起你這兒,便想著來蹭頓午飯?!?/p>
這小院于她而言,本就如同自家一般,向來是想來就來,無需客套。
段曉棠笑著擺手,“你可真是來得巧,席面剛準(zhǔn)備好。”
白秀然卻沒急著入席,反而饒有興致地繞著幾張畫案慢慢踱著步,仔細打量起桌上的畫稿。
她不擅丹青,但耳濡目染之下,鑒賞的眼光還是有的。
將這些畫稿與家中珍藏的名家之作對比,幾位畫師的技藝只能算平平。
好在段曉棠等人不在意筆鋒、神韻之類看不出、摸不著的東西。
說不定還覺得傳統(tǒng)畫藝太過講究神似,不如3d畫法來的真實。
白秀然從貴女的審美角度給出評價,“尚可?!?/p>
丹青一道,無論學(xué)習(xí)還是鑒賞,都需要相當(dāng)高的門檻。
顧盼兒和王寶瓊各回各家用飯,等午后再過來瞧畫像的后續(xù)進展。
白秀然則毫不避嫌,干脆留下,和小院眾人一同用餐。
給畫師們安排的席面設(shè)在東廂房,左文竹年高德重,坐在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