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就起身招呼女婿:“小顧,你和我一起去,先把雞鴨苗給放出來,再和我們仔細說說,這樹怎么種好?”
楚紅也跟著去:“養(yǎng)殖場正式養(yǎng)殖,我們也得去見證一下?!?/p>
小魚兒立馬拉著她的手:“我也去?!?/p>
等他們走出門,就看到有好些孩子圍在雞籠邊看著小雞小鴨們。
現(xiàn)在雞鴨小,看著毛茸茸的,又嘰嘰喳喳的,確實有點可愛。
還有些大人也都在那交頭接耳的低聲說話,看到他們出來,立馬都你一言我一語夸楚紅和顧辭有本事,能從那么遠的地方,帶回來這么多好東西。
其實大家也都習慣了地里刨食,不會覺得辛苦。
但要是伙食能更好些,那當然是更開心了。
再一次覺得集體主義好,這些里就有自家一份。
宋支書直接讓大家動手,拎著雞籠鴨籠就去養(yǎng)殖場。
去養(yǎng)殖場,就要路過老楚他們住的屋子,宋支書就直接點了楚奶奶和賈奶奶:“你們倆也跟過來,以后就聽小顧的?!?/p>
宋隊長也帶了些人過來,聽到這話就問他:“她們以前也沒養(yǎng)過雞鴨,能靠譜嗎?”
倒也不是他想安插自家人,而是家畜在莊稼人的眼里,那都是很金貴的。
深怕這些雞鴨在她們的手里受委屈。
分家
宋支書就道:“小顧這些天就是去學科學養(yǎng)殖,咱們也不一定聽得懂什么叫飼養(yǎng)密度,還要記錄生長監(jiān)測交上去。”
“說是隔三岔五要燒堿水進行消毒,我就想著讓她們先跟著學,你那邊要是有合適的人,也可以跟著學?!?/p>
“這養(yǎng)殖場,我是想讓顧辭先管著,有事就找他,你覺得
怎么樣?”
他就是故意當著大家的面明說,這事讓顧辭管,出事也是顧辭負責。
畢竟現(xiàn)在的養(yǎng)殖場,幾個月之內(nèi)看不到收益。
而且這小雞小鴨風險太大,宋隊長還真不敢接手。
他點頭:“這樣挺好的,養(yǎng)殖場本來就是小顧的主意,要是能成,以后咱們村里就能多個進項。”
宋支書對他的話很滿意,就指著棗樹苗道:“你讓每家領五顆,都種到西山頭那邊去?!?/p>
“每家自己做個記號,也能試著種一些黃豆綠豆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