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脈道壇之間,互有忌憚。
第一個越眾而出、攀登真閭山的宗派法脈,必然遭遇其他各派群起而攻之,在局勢混亂,徹底變作一灘渾水之后,諸法脈宗派才能渾水摸魚!
是以眼下諸多宗派雖然各個都蓄勢待發(fā),暗暗發(fā)勁,
卻也無有一個脫離眾多舟船匯集形成的大潮,
第一個沖出陣線,
奔向真閭山!
“南閭諸法脈當中,我只認黑角山一脈實力最強,黑角山黑旨大師公壽數(shù)逾八百載,將‘地下萬尺集神卷’中所載符箓法門,盡數(shù)修煉精熟。
其中‘虺神皮’、‘虺神須發(fā)’、‘虺神骨’三項神通,閩地無人能及。
說他是‘虺神親臨’,或許有人不服。
但若以他為‘虺神太子’,卻無人敢說一個不字!
這位是真正容納了‘虺神太子’這尊厲詭在自身的!
是以,
當下諸宗法脈齊赴真閭山,
若是黑角山欲第一個登山,我沒有絲毫意見。
黑角山之后,
我們‘地藏王廟’當排第二!
論資歷、論實力,除卻黑角山以外,閩地無人能壓我們‘地藏王廟’一頭!”
‘地藏王廟’所據(jù)舟船上,‘大愿王和尚’智本披上一身戲服,眾弟子為他配上靠旗,扎進額帶,戴好戲冠,穿上高底皂靴,他將兩只銅錢眼覆在雙眼眼皮之上,看著水汽蒸騰著巍峨高聳的‘真閭山’,目視著那兩座并攏的慘白巨峰上纏繞的道道巖漿般的猩紅脈絡,沉聲與身側幾個同樣在披掛戲袍的智字輩師兄師弟們說話道。
他戴好銅錢眼,將一對魔神獠牙塞入口中,獠牙上下翻動著,
‘大愿王和尚’覆蓋濃墨油彩的面孔上滿是森然之色,與幾個智字輩的師兄師弟吩咐道:“我們隨在黑角山之后,如若黑庵壇敢攔——智和、智明,你們兩個各帶一班‘怨神儀仗’,去堵住黑庵壇人馬,掀了他們的樓船道場也無不可!”
被他安排下差事的兩個師弟——‘大圣王和尚智和’、‘戒律院首座智明’都是眼神凝重,緩緩點頭,應下了壇主的吩咐。
其實地藏王廟眾僧心知獨明,
黑庵壇實力說不得比地藏王廟還強上一線。
但眼下偏要在爭黑角山之后這第二個座次,自然是因為地藏王廟與黑庵壇本就互相有齟齬,對于地藏王廟而言,黑庵壇是十足的家賊叛徒。
哪里有主人家屈居于家賊之后的道理?!
類似的情景,亦在黑庵壇樓船道場上上演著。
“本壇法佛死在了鳳山天威壇上,地藏王廟的大眾王和尚同樣身隕于天威壇中。
黑庵壇沒有‘空明’來做法佛,還有‘空遠’、‘空性’能當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