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幸好當(dāng)下是沖撞了自家人,頂撞了長輩,懲罰可以減輕一些,若是沖撞到了外人,便不只是吃個教訓(xùn)這么簡單了。
&esp;&esp;因?yàn)檠哉Z過失丟了命,都是尋常事!”
&esp;&esp;風(fēng)雄話音落地,灶神教眾噤若寒蟬。
&esp;&esp;他言外之意分外明顯——今下周行作門下這個弟子,若是不自縛手腳過來受罰,那便不只是吃一頓教訓(xùn)這么簡單,甚至可能因此丟掉性命!
&esp;&esp;周行作張了張口,看看已轉(zhuǎn)過頭去,不再朝他這邊投來目光的風(fēng)門脈灶王爺,又看看跪在自己腳邊的弟子,他嘴唇顫抖著,向地上的青年人艱難擠出幾個字:“你依著風(fēng)雄灶王爺說的做。
&esp;&esp;他怎么說也是灶神教的長輩,不會太為難你的……”
&esp;&esp;青年人如今腸子都已悔青,他聽到周行作的話,一時淚流滿面,又朝師父磕了三個頭,便綁縛住了自己的手腳,跪爬到了風(fēng)門脈的車陣前。
&esp;&esp;風(fēng)門脈的陣列中,有弟子眼神譏誚地走出來,抓住滿身泥濘的青年,將之丟到了一輛騾馬車上。
&esp;&esp;那輛騾馬車上,還有一個雙手被綁縛住的陰喜脈弟子-康武。
&esp;&esp;兩個青年人相視,更覺可憐。
&esp;&esp;此下聚滿了人的山林,卻愈發(fā)冷清。先前風(fēng)門、燧火二脈未至,先前只有諸灶神教支脈別脈聚集的林場,反而比此下風(fēng)門、燧火兩大脈聚集的時候更熱鬧了許多。
&esp;&esp;今下一場鬧劇似得到了解決。
&esp;&esp;一直未有作聲,在旁靜觀的燧火脈中,那車頭安坐著青衣小童的車駕之內(nèi),終于傳出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而今頒下‘燧火令’,將諸教脈聚集于華山之下,實(shí)是為了集眾脈之力,以應(yīng)對而今萬變的天下局勢。
&esp;&esp;——如今廟堂之中,有居心叵測之輩,僭居‘灶神魁首’之位,招搖撞騙,蠱惑生民,污我灶王神教。
&esp;&esp;我實(shí)有意將諸脈合于一統(tǒng),以灶神教主之身,入殿陛間,明正視聽,令那僭越之輩顯露原形,繼而集全教之力,在那‘玄門榜’上,掙得一番聲名,使我灶神大教,由民間隱教,入天下顯教之列!
&esp;&esp;如此,有利于灶王神教千秋萬代。
&esp;&esp;不知諸法脈掌灶人,意下如何?”
&esp;&esp;青衣小童端坐車頭的車駕之內(nèi),安坐著他的爺爺——如今燧火脈灶王爺、灶神教主‘衣白云’。
&esp;&esp;衣白云話音落下,眾灶神弟子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不言不語。
&esp;&esp;先前風(fēng)門脈灶王爺一番作為,令在場灶神教眾皆甚為畏懼,深怕當(dāng)下突然說錯了一句話,便要受那自縛手腳、跪地匍匐之辱,以及這屈辱之后未知的懲罰。
&esp;&esp;坐在車頭的青衣童兒見此情形,揚(yáng)起稚嫩的嗓音,說道:“你們不必?fù)?dān)心,灶王神教本就是集眾人之力,匯集而成的一方教派,教中任何人的聲音,皆不該被忽視。
&esp;&esp;你們只管暢所欲言即是。
&esp;&esp;燧火脈絕不會因你等言辭而遷怒你們,不會叫你們‘因言獲罪’,諸位有甚么想法、甚么意見,只管直說就是!”
&esp;&esp;這青衣小童看起來不過八九歲的年紀(jì),然而其言語得體、行事有度,若忽略去其稚嫩的外表,只怕旁人會當(dāng)其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出身世閥貴胄之中的年輕俊杰。
&esp;&esp;不過,換句話說,燧火脈自稱是燧皇后裔,只以燧皇血脈而論,小童兒也確算得上是世閥貴胄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