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道一時議論紛紛,又在張大洲的目光投向他們之時,紛紛噤聲。
張大洲昂著頭,看著微皺眉頭的蘇午,道:“閣下如今可還要與天師道斗法?你縱今下有心認(rèn)輸,卻也為時已晚。…。。
先前所作賭注,俱收不回去了!”
張大洲咧著嘴巴,捋須而笑。
那令此間群道震駭不已的‘通玄天師’,本是天師道傳說之中的存在,天師道由‘通玄天師’而始。
傳言,‘太上玄元’化‘通玄天師’,傳《洞真經(jīng)》一十二部于祖天師,以無極大道下教人問。
自此以后,祖天師始立天師道,乃有設(shè)‘天庭’以伏群詭之念。
也在此以后,祖天師之性識‘天師識’與‘太上玄元’交感,此后有‘想爾’降臨。
如此,也無怪乎天師道迎回的那位‘通玄天師’,會以‘玄中子’自稱,畢竟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另有一化身,正名曰‘玄中大法師’。
現(xiàn)下的這位‘通玄天師’,究竟是‘想爾’?還是真正的通玄天師?
亦或者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所謂‘通玄天師’,這‘通玄天師’,一直就是三清化相之一——如今想爾又以此名開始興風(fēng)作浪?
迎著張大洲的問話,蘇午抬眼與之相視,乃道:“玄中子今在何處?”
“哼!
不見棺材不落淚!”
張大洲冷笑連連,同時一手掐動法印,一手引攝符箓,其神色旋即肅然無比,轉(zhuǎn)身朝龍虎山方向俯身一拜,鄭重道:“弟子天師道掌教張大洲,恭請通玄大天師演法降真!”
話音一落!
于群道緊張注視之下,張大洲指尖轉(zhuǎn)動的符箓驟然間振飛而出,剎那投向遠(yuǎn)天,眨眼間消失于眾人視線之內(nèi)!
這個瞬間,蘇午的冥冥之息,驟然間感應(yīng)到諸般冥冥世界,被張大洲那道看似尋常的符箓統(tǒng)統(tǒng)貫穿——無色無形之氣韻在諸重冥冥世界之中彌散流轉(zhuǎn)開來,蘇午性意轉(zhuǎn)動一個剎那,那般輕盈若無物的氣韻便漫過了無數(shù)冥冥世界,須臾臨于面前!
沉黯虛空,剎那轉(zhuǎn)作昏黃之色。
蒼蒼大地,陡然一片昏黑!
天地之間,驟現(xiàn)黃天黑地之相!
此相一經(jīng)顯現(xiàn),四下群道連同張大洲都一齊拜倒,口呼:“通玄大天師!”
“弟子拜見通玄大天師!”
“伏惟叩拜通玄大天師!”
李含光趕在葉法善顫顫巍巍拜倒之前,一把拽住了那位比他要蒼老許多的師弟。當(dāng)下的場中,還站著的人,便只有蘇午、陶祖、丹加、李含光、葉法善!
黃天黑地之相久久不散,一道虹光由彼地架通此地,一青衣鶴氅的道人從虹光長橋彼端閑庭信步而來,一眨眼就臨近了蘇午面前。
——可‘他’即便站在蘇午眼前,蘇午亦看不清他的形容,甚至連他存身氣韻都無法感知得到,而他臨近蘇午之時,就輕悄悄地伸出了一只手——那只纖細(xì)手掌穿過思維轉(zhuǎn)動的剎那間隙,勾牽住了冥冥之中的因果——
一道道與‘三清’相關(guān)的符箓神光、一種種玄門道法、一縷縷大道神韻盡皆縈繞于蘇午身周,匯攏起來,被那根纖細(xì)的手指勾扯著,行將收歸于那青衣鶴氅、偏偏臉容模糊的道人之身!…。。